承兴国际罗静的资本运作(「深度」“承兴系”300亿诈骗案罗静一
史上更大的金融骗局:“承兴系”300亿诈骗案
近日,关于“承兴系”实际控制人罗静因合同诈骗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被判无期徒刑的判决终于出炉。这一案件涉及金额巨大,令人震惊。那么,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读一下。
经过长时间的审理,我们终于看到了这场金融骗局的全貌。罗静和她的团队利用其与京东、苏宁的供应链贸易背景,私刻两家公司印章,伪造合同,冒充京东、苏宁员工身份,骗取多家单位财物。涉及的金融机构包括湘财证券、摩山保理、上海歌斐、云南信托和安徽众信等,涉案金额高达300多亿。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一骗局造成了超过80亿的损失。
罗静作为商界木兰的代表人物,一度在资本市场颇有名气。她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这一案件中,她不仅通过合同诈骗手段骗取巨额资金,还通过行贿手段获取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秩序和公信力。
调查揭示,自2016年9月起,承兴系公司在与诺亚公司及旗下上海歌斐进行融资业务时,涉嫌骗取资金。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经过被告人罗静的批准,罗岚多次给予诺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方建华超过300万港元的贿赂,以推进业务进展。
关于所涉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问题,承兴系公司依据涉案合同从被害单位骗取的钱款高达88亿余元尚未归还,金额巨大,其中涉及多家金融机构,包括湘财证券、摩山保理、云南信托、上海歌斐和安徽众信等。这些金融机构面临的“烂摊子”问题亦不容忽视。
随着承兴系案件的复杂性,“扑朔迷离”的局势让部分相关产品投资者选择对金融机构发起民事诉讼。在“先刑后民”的原则下,这些民事诉讼目前处于暂停状态。随着刑事一审判决的作出,案件进展有望进一步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诺亚财富和湘财证券在处置过程中推出一份和解方案,拟通过债权等形式向个人投资者兑付。诺亚财富于2022年7月成功在港股上市,但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其经营数据在2019至2021年间虽有所起伏,但始终努力面对挑战。特别是2020年,由于承兴事件带来的18.3亿元非现金和解开支,诺亚财富的净利润受到较大影响。当时,大部分受影响客户接受了诺亚财富的和解方案,包括提供诺亚股票以弥补投资损失。
湘财证券在“承兴系”案爆发后也面临挑战。尽管该公司在2020年成功完成“曲线上市”,但随后因资产管理业务及代销业务的问题收到罚单。湖南证监局发现湘财证券在资产管理业务中未对底层资产的真实性进行充分的现场核实,代销业务内部管理不规范,个别营业部员工在推介代销金融产品时未充分说明风险并审慎评估客户购买的适当性。
湘财证券的年报显示,公司管理的部分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资金信托计划,相关应收账款的还款来源及罗静的个人连带责任担保等问题亦受到关注。目前,公司已就相关资产管理计划所涉底层资产事项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制定了分期清算方案,大部分委托人对清算方案表示同意。
承兴系案件给相关金融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损失。随着案件的进展和金融机构的努力,希望能够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受害者带来一丝曙光。界面新闻获悉,湘财证券在2019年针对一项投资推出了一项独特的“3322”兑付方案。该方案以第三方债权形式接手了相关资产,并在随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分四次逐步兑付本金。按照这一安排,投资者已按30%、30%、20%、20%的比例获得了全额兑付。这一计划已圆满结束。
在金融产品领域,有一个名为“云涌”系列的项目,这是由云南信托发行并由湘财证券代为销售的信托产品。这款产品专门用于购买电商巨头(如京东、苏宁等)的应收账款。据云南信托的年报透露,由于融资方未能按合同约定还款,“云涌”系列项目已根据信托合同自动延期。目前,该项目已被认定为次级类资产。
云南信托针对此事采取了果断行动。除了成立风险处置小组外,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维护投资者的权益。这包括向公安部门报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针对这11个信托项目,云南信托已向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提交了诉讼保全申请。目前,公司正在等待人民法院的进一步通知。
除了法律途径,云南信托还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项目进展,制定投资者接待方案,并按照信托合同对项目进行延期。公司还聘请了专业律师协助处理相关的民事和刑事事务。
另一方面,关于罗静承兴国际集团董事长广东承兴罗静的能力偿还债务的问题,目前尚不明确。鉴于涉及的债务情况复杂且多变,最终的偿还能力还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估。对于所有涉及的各方来说,目前仍需要耐心等待和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以上内容生动、文体丰富且保持了原文的风格特点,同时没有添加与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联系方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