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把9月3日确定为胜利日
一、铭记时刻日本的正式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巡洋舰上,以法律的名义,正式签署了投降书。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结束。次日,即9月3日,被全球多国定为胜利日,以此纪念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二、国民欢庆,决定纪念日
随着1945年9月3日的到来,全国欢庆的气氛浓烈。国民下令全国悬旗庆祝三天,并将这一天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而在1946年4月,中央常务委员会更是以正式决议的形式,将9月3日确立为“国定纪念日”。
三、新中国的立法确认与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纪念日的设定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最初,政务院曾将8月15日定为纪念日,但经过深思熟虑后,于1951年决定将纪念日改为9月3日。这一改变的依据在于,日本投降的实际法律程序是在9月2日完成的。而后在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认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四、为何排除8月15日?
尽管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但国内战场的实际停战时间却相对较晚。部分地区的战斗甚至持续到9月甚至更晚。日本直到9月2日才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投降文件。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这一文件的签署才是真正的战争结束标志。
五、历史共识与国际同步
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和陕甘宁边区均认可9月3日为胜利日。与此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国,中国的纪念日与同盟国的太平洋战争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无论是美国还是全球其他国家,都将9月3日(美国的日期为9月2日)作为纪念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日子。中国的选择,既体现了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也遵循了国际惯例和法律规定。
这一历史的转折点,不仅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纪念日,更是全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得到回应的日子。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