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清淡不饮酒 预防热血变废血
在春节的脚步声中,台湾血液基金会的呼吁也随之响起。为了储备充足的医疗用血,满足春节前后伤病患者的需求,他们呼吁热血志士们挽起袖子捐血。在倡导献血的也提醒广大民众注意饮食习惯,避免在捐血过程中出现问题。
在岁末聚餐频繁的时刻,人们往往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过度摄取高油脂饮食和酒精类饮品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数值升高,从而引发“乳糜血”现象。这样的血液无法用于救助病患,反而可能被废弃,使得原本用于救人的热血变成了脏血。
何为乳糜血?简而言之,就是捐血人的血液在离心后,上层血浆呈现混浊的乳白色或粉红色,不符合正常血浆的品质规格。这种现象在捐血人次中约占1%至3%,因其外观问题以及可能干扰血液检测,导致无法供应给病人使用。
乳糜血的形成与饮食中的三酸甘油酯密切相关。餐后2至4小时,三酸甘油酯的含量达到高峰,但在经过8至10小时后,便会回复至空腹状态。如果捐血者在捐血前的饮食油脂含量过高,且餐后至捐血的间隔时间不够,就会导致乳糜微粒长时间堆积在血液中,从而引发乳糜血。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台湾血液基金会建议捐血者在捐血前做好健康保健。他们提出了几项建议:控制体重、维持正常肝功能、不熬夜、减轻压力、不吸烟、不酗酒,并坚持健康饮食原则。他们还建议捐血者在餐后6小时后再进行捐血,以确保血液的品质。
台湾血液基金会的业务处处长林敏昌表示,经过卫教宣导和事前血液离心设备检查血液状态后,乳糜血的情况已经大获改善。仍然呼吁捐血者在发挥爱心的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确保捐出的每一滴血都能发挥救人一命的珍贵价值。
为了预防乳糜血的发生,台湾血液基金会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健康建议。例如,减少摄取油炸类、高热量、油脂类、糖分、盐分等食物,多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薏仁、燕麦、大麦、糙米和蔬果等。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预防乳糜血的发生,也能确保捐出的血液品质优良。
台湾血液基金会的呼吁值得我们关注。在献爱心的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确保捐出的每一滴血都能真正救助到需要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春节前后的伤病患者储备充足的医疗用血,让热血真正流淌在需要帮助的人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