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不是胃癌治疗的最终点
胃癌的早期发现与防治:专家解读季加孚教授的建议
采访对象:季加孚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学院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
胃癌,一种起病隐匿、病程长的癌症,由于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往往导致诊断治疗的延误,预后效果不佳。在最近闭幕的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上,季加孚教授为市民进行了科普讲座,分享了一些关于胃癌的严峻现状和个人见解。
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之困
尽管胃癌在发达国家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仍然偏低,仅有10%,这一数字与日本的60%-70%形成鲜明对比。季教授指出,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家族遗传等因素都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不良饮食习惯如狼吞虎咽、过饱饮食、生活无规律等,都会增加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的发病率,为胃癌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在发展中国家,有超过一半的胃癌病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除了饮食习惯,吸烟也被证实是胃癌的一个主要病因。男性胃癌的发病率高于女性,除了饮食习惯外,吸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预防与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季教授强调,预防胃癌应重视饮食习惯的养成。饮食应定时定量,多吃新鲜蔬果,避免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过烫。提倡分餐制,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近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因此40岁以上的人群应坚持每年一次的体检,并做有关防癌的专项检查。有消化不良症状、家族有消化道肿瘤病史、被确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早做胃镜检查。
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对于已经确诊的胃癌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季教授指出,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的细嚼慢咽、少食多餐、保证蛋白质摄入等。术后患者对于日常生活细节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拆线后2至3天可淋浴,一个月后可开始游泳、骑自行车等轻度运动。如仍需化疗,则应避免剧烈运动。
结语与推荐阅读
季加孚教授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关于胃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的信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胃癌,我们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生活中胃癌的病发因素》、《六个秘诀助你远离胃癌骚扰》等。希望您能珍爱生命,及早预防,远离胃癌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