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治疗概说
近年来,恶性肿瘤一直是国人十大死亡原因之首,其中原发性肝癌更是占据恶性肿瘤排行榜的前列。尤其是在台湾,由于肝炎病毒的影响,肝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尽管青少年因肝炎病毒的带原率因预防注射而降低,但二十岁以上的慢性肝炎患者仍面临肝癌的威胁。对于肝癌,预防之外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仍是关键。
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曾是唯一根治性手段。虽然小型肝癌的手术成功率很高,但在台湾,由于患者常伴随肝硬化等问题,并非每位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病灶常不止一处,微小转移和潜伏癌细胞的存在使得肝癌治疗更为困难。局部治疗应运而生,旨在杀死病灶的癌细胞并保留正常的肝脏。
局部治疗包括经动脉血管栓塞和经皮穿刺疗法等。经动脉栓塞疗法是通过特殊药剂堵塞通往肝癌的动脉,使癌细胞因得不到营养而坏死。这种方法对小型肝癌有一定成效,但较大的肿瘤效果较差,且可能残留癌细胞导致复发。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栓塞疼痛、发烧和肝功能受损。
另一方面,经皮穿刺治疗利用超音波仪器的引导,通过穿刺针直接破坏肿瘤细胞。这些方法包括直接注射、加热法和低温冷冻等。其中,经皮酒精注射疗法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它在超音波的监视下将酒精直接注入癌瘤中,使其发生质变、细胞脱水而坏死。这种疗法对小型肝癌有很好的效果,但肿瘤位置和大小会影响治疗效果。尽管并发症少见,但术前仍需要谨慎评估。
除了酒精注射,醋酸注射也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它以醋酸替代酒精,穿透力更佳,疗效显著。和其他治疗方法一样,并非所有肝癌患者都适合这种疗法,术前评估同样重要。局部治疗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旨在尽可能保留正常肝脏功能的同时消灭癌细胞。对于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来说,这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但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仍需谨慎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国内的一些医学中心使用醋酸注射来治疗肝癌,尽管这种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纯酒精的获取相对容易,而醋酸在获取和处理上较为不便。醋酸使用时散发出的呛人酸味令医护人员和患者感到不适,其腐蚀性较强,一旦发生并发症,情况往往较为严重。尽管如此,醋酸肿瘤内注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例如,当肿瘤内部存在纤维分隔,或者经过其他治疗方法如酒精注射或动脉血管栓塞后仍有癌细胞残留时,可以利用醋酸的腐蚀穿透性来杀死癌细胞。
至于微波疗法,肝癌患者经过微波治疗后的存活率在第一、二、三和第四年分别是94%、78%、78%和62%。有研究表明,对于分化较好的肝癌,酒精注射疗法效果较好;而对于小于1.5公分的肿瘤,微波治疗优于酒精注射。当肿瘤大小超过三公分时,微波治疗的效果则不如外科手术。总体来说,微波疗法还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疗法,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疼痛、发烧和少量皮下血肿。目前面临的挑战包括较粗的穿刺针的使用疑虑、穿刺过程中的出血风险、穿刺针的使用次数限制以及高昂的成本。微波疗法易于控制烧灼坏死范围的特性是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辐射电波(radio-frequency)在美国的使用较为普遍。其特殊的穿刺针能够伸出放射状分叉,扩大导入能量后的加温区,从而处理较大的病灶。辐射电波治疗需要较长的疗程时间,国内医院仅有个案经验。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如注射加热的生理食盐水、激光、冷冻等,但它们在临床上较少使用或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应用。
在主流医学治疗领域,化学治疗是不可或缺的。尽管化学治疗对肝癌的治疗效果迄今并不理想,但在对付其他肿瘤方面已有所进步。近年来,随着药物的进步,国内有多个研究计划正在进行,期待在医学界能取得突破。除了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也是另一种考量。虽然过去认为放射线治疗对肝癌疗效不佳,但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仪器改良,放射线治疗对肝癌治疗逐渐显现其成效。其中,光子刀是一种精确定位聚焦式的高剂量放射治疗,它的应用逐渐扩展至胸腹部病灶的治疗。光子刀治疗的优点在于能够给予单次高剂量放射治疗,使病灶部位吸收到高剂量的放射线,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和副作用。这一技术的发展旨在提高病灶接受的放射线剂量,以增加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副作用。放射线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角色仍然有限,其应用受到定位技术的挑战。头骨固定不动的组织相对位置使得头颅疾病的定位较为容易;而在胸腹部由于脏器移动性较大,定位变得较为困难。但借助仪器的进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体外模子定位、金球定位技术等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在也可将放射线治疗应用到胸腹部的病灶上。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照射病灶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副作用。在医疗领域,对于肿瘤的治疗手段中,放射治疗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针对肝癌的治疗中,其应用尤为关键。传统的放射治疗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当放射线仅从固定一处照射时,不仅会对病灶产生作用,周围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器官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现代的放射治疗技术不断进行革新,通过转动放射源,从不同角度照射病灶,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局部损伤。这种技术被称为顺形照射,旨在确保放射线对病灶产生最大的疗效,同时最小化对其他部位的影响。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三度空间立体定位放射治疗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不仅在头颈部病灶治疗中表现出色,更被广泛应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病灶治疗,包括肝癌。单独使用放射线治疗肝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常常需要与其他治疗方式结合,如血管栓塞等。对于无法手术或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救援性疗法。对于肝癌的治疗方式选择因人而异。单一肿瘤的治疗效果通常较好,而多发性的肿瘤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值得注意的是,肝功能是决定患者能否接受各种治疗的关键因素。肝癌患者大多伴有肝硬化,因此在进行肝切除或栓塞后,必须考虑剩余的肝是否足够维持身体需求。
近年来,肝癌的放射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除了传统的固定放射源外,还出现了各种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如微多叶顺形光子刀、三度空间立体直线加速机等。这些技术不仅使治疗更加精确和高效,还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对于无法治愈的情况,其他治疗手段如超音波引导下的局部治疗也能派上用场。通过经皮穿刺注入酒精、醋酸或加热等手段达到治疗目的,这些治疗手段对小肝癌的治疗成果已经与外科手术不相上下。虽然肝癌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手术切除仍是根治性疗法中的最佳选择。而对于那些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放射治疗和局部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的替代方案。在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下,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尽管如此,对于肝癌的治疗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期找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