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原位癌术后是否选择放疗

癌症康复 2025-07-06 10:57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探索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术后放疗之惑

乳腺导管原位癌,一种看似陌生却常见的非浸润性导管癌,被亲切地称为0期乳腺癌。其病理诊断背后隐藏着“导管”与“原位”的深刻内涵肿瘤源于乳腺导管内,局限于起源部位,未向周围组织侵犯。对于这一病症的治疗,尤其是术后是否需要放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热议话题。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筛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出患有DCIS。而放射治疗,作为治疗的一部分,由于其对患者身体的潜在影响,其使用标准成为了一个双刃剑的问题。过于严格的标准可能导致过度治疗,而过于宽松则可能导致治疗不足。如何精准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术后放疗,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

近日,一篇发表在权威临床癌症杂志的大型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该研究深入剖析了美国国立卫生院SEER数据库中自1988年至2007年间诊断的DCIS患者数据。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结合术后放疗,而其余三分之一的患者则仅接受了手术治疗。

研究者采用基于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分型的预后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术后放疗的DCIS患者乳腺癌死亡率总体上较低。深入研究后却发现,对于预后评分较低的患者,放疗与未放疗的死亡率差异并不显著。而对于评分较高的患者,术后放疗则显著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放疗意味着患者需经历为期五周半的疗程,其放射性对心脏和呼吸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决策时,临床医生需慎重考虑患者的危险因素,如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分型等,并与患者深入沟通,共同决定是否接受术后放疗。

美国Dana-Farber癌症中心的Golshan教授作为该研究的主笔人指出,DCIS是一种充满异质性的疾病,即使对于高危患者(评分大于4分),其复发和死亡的风险仍然相对较低。在决策过程中需要权衡治疗不足和过度治疗的利弊,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充分了解并接受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在追求治疗效果的更应尊重每位患者的选择,实现真正的个体化医疗。

上一篇:包皮疾病与阴茎癌的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