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食物背后的杀手 当心病从口入
生活百科 2025-04-04 21:02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俗话常说病从口入,食源性疾病如今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那么,哪些食物中可能含有导致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让我们关注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大肠杆菌。未烧透的牛肉、果汁、生牛奶以及被污染的饮用水中可能含有大肠杆菌。一旦感染,可能会出现严重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病程可能持续5至10天。对于预防,我们必须确保肉食烧透,同时在食用或烹饪水果蔬菜前将其清洗干净。避免饮用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也是关键。
副溶血弧菌在生海鲜中较为常见。食用生海鲜或未煮透的贝类海鲜后,可能在24小时左右出现拉稀、胃痉挛、恶心、呕吐、发烧和发冷等症状。病程一般持续三天。显然,预防的最佳方式就是避免生吃海鲜,确保海鲜彻底煮透。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李斯特杆菌。这种细菌在土壤和水中都有出现,甚至在生食和未消毒牛奶中也能发现。与其他病菌不同,李斯特杆菌能在一般冰箱的低温环境下生长。感染症状包括发烧、打冷颤、头痛、胃部不适和呕吐等。为了预防李斯特杆菌感染,我们应该及时清除冰箱中的污渍,特别是生肉、热狗和午餐肉等产生的血水和污渍。未开封的午餐肉放置冰箱不应超过两周,从熟食店购买的肉食也不应在冰箱中存放超过5天。
我们还需要注意沙门氏菌。这种细菌在生禽肉食、蛋类、牛肉以及未清洗的水果和蔬菜中都有可能出现。感染沙门氏菌会导致发烧、腹泻、胃痉挛等症状,病程可能持续4至7天。为了预防沙门氏菌感染,我们应该避免生吃或食用未煮透的鸡蛋,生肉应与生蔬菜、熟肉分开存放。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确保食物在烹饪和食用前的清洁与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病从口入”,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上一篇:吃蒲公英清热解毒的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