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能救命的11个急救知识
每年的世界急救日都提醒着我们,生活中隐藏着诸多突发状况,如突发摔倒、溺水、急性阑尾炎等,这些意外的发生常常猝不及防。在这个关键时刻,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能关乎生命,关乎未来。
面对突发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让我们一同几种常见突发情况的急救方法。
突发摔倒时,如果看到有人面部朝下摔倒,应立即拨打120求助。在专业人士到来之前,可以确保伤者颈椎、腰椎、胸椎位置稳定,然后进行翻身。对于表皮轻度破损的擦伤,简单消毒包扎即可。若伤口出血较多,应用干净的物品按压止血。若出现骨折,让伤者平卧,避免移动造成的二次伤害和疼痛加剧。对于孩童的户外摔倒,若无明显擦伤和出血,可局部冰敷缓解疼痛;若出现后枕部受伤或其他异常状态,应立即就医。
遭遇溺水时,施救人员需迅速将溺水者拖离岸边并进行紧急施救。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是关键的施救步骤。在施救过程中,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至关重要。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应交替进行,以确保施救效果。拨打120求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症。一旦确诊为阑尾炎,应尽快就医。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开腹性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下手术。保守治疗也是一种选择,但有可能复发。日常应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避免吃到腐败变质的食物。医生提醒我们,保守治疗可能失败,一旦情况恶化需立即手术。急性心肌梗塞和脑梗死的症状表现都需要立即拨打120进行紧急救治。心源性猝死则是一种突发状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生活中的突发状况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不仅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他人。面对意外,我们不应恐惧,而应勇敢地采取行动,因为生命就在你的一念之间。让我们共同学习急救知识,为生命护航。面对突发状况,我们需冷静应对,特别是在进行急救时。对于胸外按压,其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0至120次之间。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每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应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完成五个这样的循环后应判断患者生命体征。若复苏成功,可暂停按压,若未能复苏,则需重复前述流程。该操作要求在场人员反应迅速,同时寻求外部帮助。
对于突发情况七气道异物,孩童若出现脸色苍白、口唇发紫等症状,应避免用手去抠口腔。有经验的父母可以尝试让孩子倒立,尝试让异物自然排出。对于成人,身后环抱并成拳冲击腹部,增加胸腔压力,有助于异物排出。
突发情况八急性哮喘,患者接触过敏源或感染病毒时,无法言语、呼吸困难,此时应询问患者是否携带备用药如万托林。若用药后症状未缓解,应尽快送医。
对于突发情况九过敏性休克,患者吃下易过敏食物后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此时可使用肾上腺素针剂进行缓解,严重者应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小急救包内有肾上腺素针剂注射器和抗过敏药,但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和药师。
突发情况十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腹痛等。轻度食物中毒可通过排泄排毒,但应重视脱水情况。若伴有疼痛,可使用安全止疼药如必理通。若呕吐超过24小时应立即就医。特别警惕李斯特菌感染,该菌常存在于冰箱内过夜的肉或奶酪中,老年人和孕妇需特别小心。
不明原因的腹泻也是一大突发状况。若出现高热、血便、头晕乏力以及长时间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大部分腹泻可能是病毒感染,但在出现便血症状时不宜使用止泻药。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突发状况,需要我们具备相应的急救知识来应对。无论是胸外按压、气道异物、急性哮喘还是其他突发状况,保持冷静、及时寻求帮助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要注重预防,尽量避免这些突发状况的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做到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