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智慧家庭病房在穗启动打造“没有围墙
中新社广州报道,8月5日,中国首个智慧家庭病房在广州启动。这一创新项目打破了医院与家庭之间的界限,创建了无围墙的医院,将智慧医疗、居家护理及居家康复送到患者家中。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深,家庭智慧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瞿红鹰指出,智能化应用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智慧家庭病房应运而生。
与传统病房截然不同,智慧家庭病房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基于华为鸿蒙系统生态,融合了物联网技术、5G/WIFI6等尖端科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田军章详细解释道,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健康监测设备等家居部署,并结合适老化的室内设计,如可视化门铃、一键升降洗手台等,防止碰撞、摔倒,实现无障碍通行。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将医疗机构的专业服务连续地延伸到家庭。
对于慢性病患者群体,智慧家庭病房更是量身定制了康复辅助设备。帕金森病患者可以使用智能餐盒记录手部震颤的频率和幅度,借助智能步态训练仪监测行走步态。心血管疾病患者则能通过智能跑步机进行心肺功能康复训练,同时监测心率、血氧、消耗热量等体征数据,确保康复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智慧家庭病房中,家庭和医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家中的使用者体征数据会实时上传到医院的“虚拟病房”,即医院端的远程管理中心。医护人员在这里可以随时查阅数据,进行远程管理。一旦发生摔倒等意外,人体移动传感设备会立即感应,向医院端的医护人员发出警报,迅速启动紧急救治,并通知家属。
田军章进一步表示,未来他们希望能够实现智慧家庭病房、社区无人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医院的互联互通和闭环管理,“家庭社区城市”一体化的宜居环境与智慧医疗康复体系。这一创新项目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为患者带来了便利和舒适,展现了未来医疗的美好前景。(完)
这一报道生动展示了智慧家庭病房的种种优势和特点,从智能设备的运用、数据分析的精准到紧急救助的及时性,无不体现了科技与医疗的融合,为现代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智慧家庭病房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舒适和便捷的医疗环境,也为医护人员带来了更高效的管理和救治手段,是科技与医疗相结合的一次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