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调外养皮肤美白自然来就好
在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脏象学说”中,美颜与身体内部脏腑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这一理念强调“养于内、美于外”,意味着只有当我们的脏腑功能协调,气血流畅,精气充足,阴阳平衡时,肌肤才能呈现白皙无瑕的状态。
随着秋季的来临,许多人仍期望肌肤能保持白皙,误以为只要做好防晒,涂抹防晒霜和美白产品就足够了。忽略内在调养,仅靠外在保养是难以达到真正的美白效果的。在中医看来,人的肤色是内在脏腑健康状况的反映,其中肝、脾、肾三脏的状况最容易影响肤色。
在中医体系中,肝负责疏通和渲泻全身的气、血及津液。当人们长期处于压力、紧张或情绪不佳的状态时,肝气容易郁结,导致气血逆乱及瘀滞,肤色因此变得蜡黄而暗沉。
脾在中医中被视为统血、主肌肉和四肢的器官,也是气血生化之源。饮食失调和心神不宁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脾虚现象的出现。
至于肾,中医认为肾主水,掌管人体全身津液的平衡。过度劳累会导致虚火上升、郁结不散,使肌肤变得粗糙暗沉。而肺主皮毛,肾虚或肾水不足会影响肺功能,同样会导致肤色变差。
针对这些状况,调理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想要拥有健康白皙的肌肤,需要从体内补充抗氧化、代谢黑色素的保健食品,并养成日常使用习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肤色暗沉的状况不同,调理的方法及使用的药材也不尽相同。当皮肤色泽表现不引发的原因就不同,必须针对不同原因调理体质,才能真正解决肌肤不能美白的问题。
例如,对于面色惨白或萎黄的人来说,大多属于血虚。这类女性容易感到疲倦、头晕和心悸。在调理方面,可以从补血下手。选择熟地黄等补血药材,并加上黄芪或人参帮忙行气。红烧鳗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面色暗沉的人来说,通常属于肾气不足导致阴液亏损。调理方法主要是补肾气,帮助黑色素代谢,让肤质更加粉嫩。对于肾气不足的状况,通常是因为太过疲累所致。在调理上,可以通过健脾来补气。常见的补肾食物包括黑芝麻糊、桂圆等。药材方面,何首乌是最常见的补肾药材,而淮山则可以补肾又健脾。若有脾气虚问题者,可以加入党参、黄芪来共同调理。陈皮也是不错的理气药材。
《黄帝内经》的脏象学说为我们揭示了美颜与内在脏腑健康的密切联系。只有深入了解并调理好身体的内在状况,才能真正实现肌肤的白皙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