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适度适量顺其自然
孙思邈,被誉为“药王”,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与养生学家。他的一生,致力于治病救人,积累医药文献,并结合自身丰富的从医经验,致力于著书立说。
在孙思邈的71岁高龄时,他编撰完成了《千金要方》这部不朽之作,其中收录了超过4500个医药良方。更令人称道的是,在他迈入百岁之际,他的身体状况仍然十分强健,精神矍铄。他不仅继续写作,还成功编纂了《千金翼方》,这本书包含了超过800种本草,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了我国的医药学宝库。除此之外,他还撰写了众多关于养生的著作,如《摄生论》、《福禄论》等,全面阐述了他的养生理念,为我国的医学和保健学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孙思邈的长寿秘诀,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顺其自然。孙思邈深谙人体的自然发展规律,他强调养生需遵循自然的节奏,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身体的健康。特别是在人步入老年之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对此,孙思邈强调要顺应这些变化,避免过度干预,以免影响健康。他在《千金翼方》中详细描述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并告诫人们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养生。
二、重视食养。孙思邈的饮食观念深入人心,他认为食物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他提出了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饮食的原则,强调吃应季的食材能够最大程度地滋养身体。他还主张饮食清淡、适量节制,提倡细嚼慢咽,反对暴饮暴食。他的日常饮食习惯,如清晨一碗粥、食后散步、手摩腹部等,都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三、适度活动。孙思邈深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他提倡小劳勿过,强调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他不仅注重活动筋骨,还注重健脑和用脑。他认为人的大脑是身体的司令部,衰老首先表现于大脑的衰老。他平时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直至晚年仍坚持不懈。
四、保持中庸。孙思邈提出了“十二少”的养生秘诀,即少思、少念、少事等,他认为人的七情六欲是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但过度放纵或抑制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他倡导保持适度原则,不走偏锋,保持中庸之道,这对于养生益寿大有裨益。与此相反,他提出了“十二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强调避免这些行为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这些深入的养生理念与身体力行,孙思邈才能在当时人们平均寿命仅40多岁的情况下,超越百岁之龄,成为长寿的典范。他的养生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