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如何煎煮 煎煮中药注意这两点
中药煎煮,许多人可能觉得只是简单的将药材放入水中煮沸即可,实则不然。中药的煎煮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技巧,正确的煎煮方法能够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同时保障用药安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煎煮中药的正确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开始煎煮之前,我们需要对药材进行适当的处理。药材在煎煮前无需清洗,以防丢失水溶性成分。但如果有泥沙,可以迅速漂洗。随后,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这样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提高汤药的浓度。
进入煎煮环节,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水:水应浸过药材表面2-3cm,或者手摁住药材时,水面刚好漫过手背。对于花草类的药物,如果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
2. 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然后转为文火慢煎。但某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在煮沸后只需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
3. 时间:中药煎煮的时间因药物类型而异。通常,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对于滋补类中药,头煎可能需要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在煎煮完成后,应立即过滤倒出药汤,不宜久置锅中,以免药汤变质。选择合适的煎煮器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瓦罐、砂锅是最佳选择,搪瓷、不锈钢器皿亦可使用。但应避免使用铝锅、铁锅和铜锅,因为这些金属器皿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
在煎煮过程中,还需特别注意“先煎”与“后下”的原则。“先煎”的药材通常是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以及某些需要煮久才能发挥效用的植物药。而“后下”的药材则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药煎煮并非越久越浓越好。长时间高温煎煮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可能使有效成分蒸发减少,甚至被破坏。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不同,应遵医嘱。
如果中药煎煳了,那么应将其丢弃。因为中药一旦煎煳,其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大部分有效成分会被破坏,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中药煎煮是一门需要细心和技巧的艺术。正确的煎煮方法不仅能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还能保障用药安全。希望每一位使用中药的朋友都能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让中药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