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很少高血压,点解?
至今仍然保持着生活的南美雅诺马马印第安人,以其几乎没有高血压发生率的事实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较之下,美国黑人高血压患者的比例高达惊人的41%。这种鲜明的对比,引发了人们心中的疑惑:高血压是否与人种有关?
答案并非如此简单。医院心内科的主任医师陈鲁原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实际上与两个族群的“盐罐子”息息相关。无数的研究已经证明,盐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仅仅每日钠盐增加5~6克,收缩压就可能升高3.1~6.0毫米汞柱。
在非盐饮食文化环境中,高血压的病例十分罕见。例如,雅诺马马印第安人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盐摄入主要来源于所得的动物肉类及血液。尽管他们的摄盐量极低,却仍然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和繁衍。
让我们再看看美国黑人的情况。在非洲,黑人的高血压发病率并没有像非洲裔美国黑人那么高。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的原因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在16世纪以后的300年间,非洲到美洲的奴隶贸易极为频繁。由于运输条件恶劣,那些能够保存更多盐分的人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因为较多的盐分有助于人体保留更多水分,避免发生致命性脱水。存活下来的非洲裔美国人体内贮存盐分的能力更强,当这种能力与西方的高盐饮食文化结合时,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就显著增加了。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防食物腐败而在烹调中加盐,从而开启了高盐饮食文化。随着冷藏、真空包装等存储方式的进步,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食物保存方法。但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和广大农村,仍保留着腌制食物的传统,这也导致了人们对盐的依赖和摄入过多。值得注意的是,人对盐的敏感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高血压人群中,约28%~74%为盐敏感性高血压,这类人群在受到激动、运动等应激反应时,血压升高尤为明显。在我国,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属于盐敏感性。陈鲁原教授建议,对于盐敏感的人群,可以选择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来应对。尽管接受了规范的降压治疗,仍有部分患者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若在服药的同时减少每日的盐摄入量,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就能恢复正常。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人种可能对血压有一定影响,但饮食习惯中的盐摄入量是高血压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和适量减少盐的摄入量,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