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禁忌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们的生理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需要摄取不同的营养来适应身体的需要,因此餐单也要随之变化。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其规律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一个整体观来认识世界,创立了阴阳五行理论来解释各种复杂现象。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环境气候的影响,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随着季节的变化,身体的脉搏现象也会随之转变。比如春天偏向弦脉,脉管张力增加;夏天偏向洪脉,脉势盛大骤来骤去;秋天偏向浮脉,手指轻按皮肤表面即能清楚触到搏动;冬天偏向沉脉,轻按不明显,要重按才能感到脉动起伏。中医师在诊病时会考虑到这些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有季节性,例如春天好发温病,夏天易中暑等。
要想健康长寿,除了饮食要顺应季节变化外,情志调养也很重要。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指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还要远离私欲,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心胸。孙思邈说:“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善于养生的人不会过于追求名利和金钱,而是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
保持适时的性生活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内经》指出人的生长发育依赖于肾精的充盈。欲保肾精必须节制,否则会导致身体受损、寿命缩短。远离纵欲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
顺应季节气候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指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避免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反常气候对身体造成伤害。饮食也是养生的重要环节。《内经》强调了饮食不节的危害,而孙思邈则对饮食宜忌进行了更全面、更科学的论述。
除了饮食和情志调养外,适当运动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经常提醒人们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要根据年龄规律自身颐养。人到老年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需要顺其性情以调之,让他们尽享天年。同时也要注意服药饵和饮药酒来养生延年。在夏季可以选择一些药酒来帮助睡眠、调节身体状态等。但选择药酒时要从客观方面进行考察不能盲目饮用。
总之要想健康长寿饮食、情志、性生活、运动等方面都要注意以外还要根据年龄和季节的变化来适当调节生活方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