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看守所求生亲笔信曝光
吴谢宇的内心独白:求生、悔罪、心理剖析与财产处置
在这封深情的信件中,吴谢宇不断强调自己的求生诉求,他写道:“我不愿以可恨可鄙的罪人身份收场,我才27岁,我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他的文字充满悔过与救赎的渴望,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波澜。
在信中,吴谢宇坦诚承认弑母的行为确实是错误的,他自称已经幡然悔悟,并向受害者家属及亲友多次道歉。他用沉重的笔调表达了自己过去不懂得如何做人的反思,表示已经学会了重新做人,并渴望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的悔罪态度和人格重塑,让人看到了他改过自新的决心。
在这封长达数万字的信件中,吴谢宇详细描述了作案的动机和细节,以及后续诈骗亲友的行为。他试图通过这封长信向亲友揭示自己内心的隐秘世界,以期获得谅解,争取到活着赎罪的机会。他的心理剖析让人对他的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人看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为了争取亲属的谅解,吴谢宇提出将继承的两处房产全部赠予舅舅等亲属。他说:“我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弥补我所犯下的过错。”这一举动显示了他对财产处置的深思熟虑,也反映出他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来赎回自己的过错。
这些信件最早于2021年10月由辩护律师徐昕披露部分内容,而后在2023年又曝光了其寄给亲友的三封万字长信。这些信件不仅涉及吴谢宇的成长经历、犯罪心理及赎罪意愿,还展现了他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辩护方以此作为“不核准死刑”的重要依据提交给法院,展现了一个充满复杂情感与深刻反思的司法案例。
吴谢宇的信件风格生动、文体丰富,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复杂个体的内心世界。他的求生诉求、悔罪态度、作案动机、心理剖析以及财产处置等方面,都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自省。这封长信不仅是对自己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的启示,让人深入思考生命、家庭、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