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结肠癌患者需谨防漏诊
结肠癌是一种在中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平均年龄为45岁,但也有约5%的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因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在病情早期,患者可能毫无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的增大,一系列典型症状开始显现。
这些常见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甚至可能出现肠梗阻。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结肠癌的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的病例,男女比例约为2-3:1。
由于结肠癌早期症状较轻或不明显,常常会被患者忽视,也容易出现漏诊。对于中年以上患者,如果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不畅)、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是否有可能患上结肠癌。
在诊断结肠癌的过程中,需要与其它的结肠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肠结核、虹吸虫病、肉芽肿、阿米巴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息肉病等。最可靠的鉴别方式是通过结肠镜取活组织进行检查。
阑尾周围脓肿可能会被误诊为盲肠癌(结肠癌),但可以通过观察血象中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是否增高,以及是否有贫血、消瘦等恶病质症状,同时进行钡灌肠检查来明确诊断。
结肠癌还常常会被误诊为痔、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等,误诊率高达60%-80%。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时候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尤其是肛门指诊和直肠镜检查。对于任何怀疑可能患有结肠癌的患者,都应进行这些检查以排除误诊的可能性。还需要注意结肠其他肿瘤如结肠直肠类癌和原发于结肠的恶性淋巴癌等,它们也可能表现出与结肠癌相似的症状,需要通过组织活检来鉴别。
结肠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了解这些症状和诊断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早地察觉这一疾病的存在,从而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