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可治疗结肠癌手术后腹泻
结肠癌作为一种胃肠道的常见肿瘤,其症状的严重性不容小觑。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患者常常因肿瘤的压迫而感到剧烈腹痛,甚至无法继续接受治疗。借助一些具有缓急止痛的中药方剂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特别是在结肠癌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腹胀、腹泻、便血等症状,这时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腹胀、腹泻的症状,还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那么,为什么手术后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呢?中医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手术中耗伤了气血,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具体来说,脾胃气虚使得食物不能被完全腐化,肠道无法正常分清泌浊,精微与糟粕混杂而下,表现为腹泻。由于气机不升,患者还会出现腹胀的症状。手术和化疗的损伤还会使正气受损,导致肢体失养,出现消瘦、乏力、面色无华等虚弱征象。
针对这些症状,中医治疗应以益气健脾、化湿止泻为主。参苓白术散加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剂。该方剂中的党参、茯苓、扁豆等成分能够益气健脾、化湿止泻,当归、白芍则能补血,肉桂温阳,防风祛风化湿,与桔梗共同行气消胀。大枣和甘草则能够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患者可以将党参15g、茯苓12g、扁豆20g、薏仁25g、山药20g、砂仁5g、桔梗10g、当归12g、防风10g、白芍12g、肉桂5g、甘草6g、大枣3枚等药材水煎内服,每日一剂,连服5剂为一疗程。若服用后大便成形,乏力、腹胀症状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则可继续服用5剂,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的病情变化。若服用后大便更加成形,乏力、腹胀症状进一步减轻,畏寒症状明显改善,舌色略转红,脉稍有力,说明治疗已初见成效。可以将汤剂转为散剂继续服用,直至完全康复。
结肠癌手术后出现腹泻等症状时,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服药,相信病情一定能够得到改善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