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 牛奶不是癌症的温床

生活百科 2025-07-13 20:09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网传热点解析:“牛奶致癌”真相探究

近期,网络上再次掀起了一股关于“牛奶致癌”的争议热潮。一篇引发广泛关注的文章声称,奶牛因注射高剂量激素而产生牛奶,而牛奶中含有致癌物质。这一说法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那么,这一流言的背后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探访这一话题。

针对“奶牛靠打激素产奶”的说法,我们采访了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顾中一明确表示,奶牛作为哺乳动物,在产下小牛后自然会产生乳汁,无需注射激素。网络上所传的激素,实际上是指“重组牛生长激素(rbGH)”,这种激素在某些情况下会被用于增加奶牛的产奶量,但在中国是禁用的。而且,国际权威机构均认为使用了该激素的牛奶是安全的。

接下来,记者提到了网上关于牛奶中IGF-1致癌的传言。顾中一解释道,IGF-1全称是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癌症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关于其是否致癌仍存在争议。对于使用rbGH后的奶牛所产出的牛奶,其IGF-1含量增加的平均幅度很小,且在加热、消化后不再具备生物学活性,因此不构成健康威胁。

那么,喝牛奶是否会导致骨质疏松,以及增加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呢?顾中一指出,关于食物与健康的关系,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牛奶是补钙的有效手段,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有很大帮助。适量饮用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降低尿酸等多种好处。过量摄入牛奶可能会导致饱和脂肪、钙、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多,增加前列腺癌、帕金森病的风险。适量饮用牛奶是关键。

记者还就这一流言反复流传的原因进行了探究。顾中一表示,部分学者的观点和危言耸听的说法容易在网络上传播,而国外部分人群因饮食习惯导致的副作用也加剧了这一流言的流传。

“牛奶致癌”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我们应该相信主流科学界和权威机构的观点,适量饮用牛奶,保持均衡饮食。对于任何食品安全的传言,我们都应该保持理性态度,不盲目相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