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放疗后三年内切勿乱拔牙
在生命的征途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挑战与困境。陈大爷,这位年近古稀的鼻咽癌患者,便遭遇了一场意料之外的磨难。两年前,他在接受放疗的征程中,两颗牙齿松动,本以为是简单的拔牙小事,却没想到因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今,他的口腔遭受了严重的感染,张口都成了难题。
医学专家告诉我们,放疗作为头颈部肿瘤如鼻咽癌的常用治疗手段,其背后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也会给病人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口腔黏膜是其中的敏感部位,常常会出现口干、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口腔溃疡、出血、化脓等。放疗后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口腔健康。
陈大爷的遭遇并非个例。放疗期间,患者很容易出现口腔溃疡,这是正常的现象,约有75%的化疗病人都会出现这些症状。但患者也不必太过担心,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大多数症状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在接受放疗前,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内的金属物件,如金牙和牙套等(不含金属的烤瓷牙除外)都要一律取掉。口中有烂牙和龋齿残根的患者,最好在治疗前将烂牙和龋齿残根拔掉,以免引发二次射线造成的局部组织损伤。
尤其重要的是,放疗后三年内不能拔牙。因为放射线会损伤唾液腺,使唾液分泌减少,细菌便于繁殖,易形成放射性龋齿等问题。如果在放疗后三年内拔牙,可能会诱发颌骨炎等严重并发症。如果口腔出现严重溃疡,患者应中断放疗,立即就医。
放疗后的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是减少口腔疾患的基本条件。用餐后要及时漱口或刷牙,可选用中药漱口水清洁口腔。服用复合维生素B、用西洋参泡开水喝,都能增加口腔湿润度,有助于缓解口腔不适。外出时戴上口罩,里面垫一块湿润的灭菌纱布,也能有效保护口腔。
在这个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依靠医学的力量,更要关注生活的细节。每一个小小的措施,都可能成为战胜困难的关键。希望陈大爷能度过这个难关,也祝愿所有正在经历磨难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获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