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痉挛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痉挛可以治愈吗?
婴儿痉挛症:一种关注的疾病
婴儿痉挛症,这一让无数家长担忧的疾病,究竟有哪些症状?能否治愈?今天,我们一同跟随健康家庭心脑血管网的小编,去揭开这个神秘面纱。
婴儿痉挛症的症状主要在1岁以内显现,高峰年龄段为4至7个月大的婴儿。其典型症状包括:鞠躬或点头式的痉挛发作,以及屈曲-过伸混合性痉挛。其他可能的发作形式有屈曲性、过伸性、肌阵挛、失张力或强直性、一侧性、非典型失神发作等。这些痉挛发作通常会连续出现,表现为双臂前举,头部和躯干向前弯曲,有时伴随喊叫和笑声。少数病例会向背部伸展,反复出现数次甚至数十次。其中,95%的患儿会出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症状。
脑电图检查是诊断婴儿痉挛症的重要手段。在脑电图中,会出现高峰节律紊乱、持续高波幅不同步、不对称的慢波以及多炉性的尖波和棘波杂乱等现象。发作期的脑电图会出现几秒钟的平坦快波。部分婴儿可能会出现单侧痉挛发作,伴随脑电图单侧高峰节律紊乱,这种情况在严重单侧半球损伤的婴儿中更为常见。
婴儿痉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症状性、代谢病、脑发育畸形、神经皮肤综合征(如结节性硬化等)以及感染等异常。通过影像学检查,约80%以上的患儿会发现脑萎缩、畸形等异常。而10%-20%的婴儿痉挛症是特发性的,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但预后较好。
婴儿痉挛症对婴儿的智力发展影响显著。初发病时,60%的婴儿智力会下降至20%。无论生病前智力如何,一旦发生抽搐,智力发育相继出现障碍。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婴儿痉挛症患者至关重要。
婴儿痉挛症的诊断需结合婴儿痉挛发作的特点、脑电图检查结果以及初发时的精神运动发育状况。作为家长,若发现自己的宝宝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期早日确诊并治疗,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