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或为新型病毒作乱 致死率较低
河南地区近期爆发的蜱虫叮咬事件,疑与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有关。卫生部迅速响应,组织专家团队制定“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以期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为感染病例提供有效的界定和治疗。
昨日,有关专家向公众透露,这种新型病毒主要由蜱传播,目前尚未发现人际传播。专家进一步表示,虽然该病毒的出现引起关注,但其病死率极低,公众不必因此恐慌。
据了解,中国疾控中心已经从病人身上成功分离出这种“新型布尼亚病毒”。专家团队的成员不仅包含来自中疾控和北京的医院的专家,河南、山东等地的基层医生也参与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系主任、北大第一医院的徐小元教授证实,相关部门确实已经分离出该病毒。
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根据公开资料,这类病毒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如蚊、蜱、白蛉等)。它们可以引起类似的疾病,如出血热和脑炎。此次引发关注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根据目前的研究,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的病毒。
专家组的“诊疗方案”中,包含了病毒的监测、诊断、鉴别、治疗等多个方面。徐小元教授强调,这一病毒仍然需要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监测,目前尚未发现有人际传播的病例。
对于病毒的致病力问题,徐小元教授表示,虽然河南有疑似500多人感染,但只有18人死亡,死亡率很低。他进一步强调,这种蜱传疾病具有地域性特点,感染多发生在311月份。在治疗上,只要对症治疗,使用相应的抗生素,都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昨日下午,卫生部专家组与河南省疾控部门在商城县召开技术工作会议。多家媒体旁听了会议并提问。专家组组长王世文介绍了专家组在商城的调研情况,并表示今后相关蜱传疫区的医务工作人员将接受无形体病的防治知识培训。专家组成员王贵强表示,目前调查工作已进入系统研究阶段,昨日已正式启动对病人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我们将持续关注其进展。我们也希望公众对此保持理性态度,不恐慌、不传谣,共同面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