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通知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全文)
针对当前食品生产经营中的食品添加剂滥用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问题,中国近日发布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文如下:
通知标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
文中首先指出了当前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问题,包括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为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经过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发出通知。
一、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1. 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2. 加强非法添加行为的监督查验。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网格化监管,明确责任,消除监管死角。并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依法落实查验、记录制度,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完善监督抽检制度,提高抽检效率。
3. 依法从重惩处非法添加行为。对于不按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的企业,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追究责任。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从严从快惩处。
4. 完善非法添加行为案件查办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公安部门要及早介入,确保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5. 加强非法添加行为源头治理。对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相关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对农村等重点区域和企业外租的重点部位,要组织经常性排查,彻底清剿违法制造存储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
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
1. 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质检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
2. 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了解。
这次通知的发布显示了中国对于食品安全的决心和信心。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安全。确保食品生产经营与餐饮服务的规范与安全深化管理与监督的全方位改革
随着食品产业的迅速发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坚决杜绝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进入市场。各监管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为此,卫生部与食品药品监管局需要及时制定相关法规,明确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指导单位正确、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避免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特别是针对提供自制饮料、调味料等服务的餐饮单位,食品药品监管局应重点加强对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为进一步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卫生部需要从严审核并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国家标准。对于暂无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鼓励企业或行业组织依据相关规定提出参照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标准的申请。卫生部需要与质检总局紧密合作,尽快制定相关措施,确保在标准制定完成前的生产许可和监管无缝衔接。对于进口的无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产品,质检总局应及时审查并公布名单。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制定标准的建议,待卫生部制定并公布后,按相关规定申请生产许可。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的长效管理,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强化机制建设。加强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网络,及时开展安全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一旦发现新的非法添加物或易滥用的添加剂,应立即通报卫生部。各地区和各部门需要密切协调配合,强化联合执法,规范信息发布。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监督;结合本地实际,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防员队伍建设;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企业需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地方也需要强化其责任,确保所辖地区内的食品安全。对于未能履行责任的企业和个人,必须依法追究其责任。
为了确保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的规范与安全,我们需要从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责任等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推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不仅需要部门的严格监管和企业的自觉遵守,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创建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食品环境而奋斗!针对县级以上白癜风网络覆盖区域内的地方,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工作被置于首位。这些区域的肩负着统一领导和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任。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督导此项工作,而分管领导则需直接负责。为了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年度工作计划需精心制定并得以有效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应切实加大对人力、物力和经费的投入。
(三)对于各部门而言,责任的落实至关重要。各相关部门需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管理的职责,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立即查处并予以纠正。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是必需的,各级监管岗位的职责需要被细化和明确,并抄送给同级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执法队伍的建设也是当务之急,需要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增强监管责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的能力。财政部门应大力支持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工作。科技等相关部门应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优先支持食品添加剂标准和非法添加物快检筛查技术的研发。
(四)为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监察部门必须依法依纪追究失职和渎职行为。如果在行政区域内长时间或较大范围内出现非法添加行为且未及时有效查处,或者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违法添加行为,应严肃追究当地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于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按规定履职的公职人员,应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者,应依法依纪开除公职;若涉嫌徇私舞弊、渎职犯罪,则应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这份通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于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正式生效。在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各级地方和相关部门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期待各级能够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严格执行,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我们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食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