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癌查PETCT管用不管用

抗癌饮食 2025-07-04 08:02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PET-CT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卓越表现:肝癌诊断的新里程碑

PET-CT技术,集CT图像的精准定位与PET-CT同机融合信息的优势,为肿瘤分子影像研究铺就了坚实的基石。在肝癌诊断领域,这项技术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其背后的功臣便是检查前所注射的18F-FDG示踪剂。没有它,PET-CT检查便无法精准进行。

肝脏的双重血液供应特点使得肝癌的诊断变得复杂,但多期增强扫描技术却能够准确捕捉这种变化。肝癌病灶主要依赖肝动脉供血,这在扫描中表现为弥漫性非均匀性增强。注射的18F-FDG在肝癌细胞中呈现为高代谢,形成弥漫性团块样高代谢区。当病灶较大时,中央区域可能出现增强不明显,这往往是由于肿瘤坏死或出血所致,对应的18F-FDG则呈现出环形不规则的弥漫性高代谢区,而中央区域则表现为代谢较低或基本无代谢。

PETCT中的18F-FDG,作为一种葡萄糖类似物,其机制在于被细胞摄取并在细胞内进行代谢,类似于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后,它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生成18F-FDG-6磷酸盐,由于无法自由进出细胞膜,被滞留在细胞内,使得肿瘤呈现为高代谢。

18F-FDG即18F-氟脱氧葡萄糖,是一种带有正电荷的糖类,类似于葡萄糖。注射到人体后容易被显像,被医学界称为示踪剂。体内葡萄糖代谢率越高的细胞,对18F-FDG的摄取量越大。而肿瘤细胞因其高代谢特性,对18F-FDG的摄取量远高于正常细胞。摄取了大量18F-FDG的肿瘤组织在PET-CT成像时,会呈现出与正常组织不同的影像。

PET-CT是目前唯一能够在活体分子水平完成生物学显示的影像技术。结合高档64排CT技术进行精确定位,不仅能提供靶器官的解剖和功能双重信息,还能独立完成多排螺旋CT的临床显像,大大提高了临床使用价值。通过快速的全身PET-CT扫描,甚至可以为不明原因的转移性肿瘤找到原发病灶。这为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使得肝癌患者得以早期治疗,从而提高了治愈的可能性。

上一篇:喉癌疾病的病理因素具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