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的人易得食道癌 怎么喝酒最不伤身
食管疾病中的佼佼者食管癌,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悲剧,而我国则是其重灾区之一。食管癌并非毫无预兆,其早期迹象并非隐秘难测。它会在胸骨后呈现疼痛,特别是在我们摄入粗糙食物时更为显著,这种疼痛宛如针刺、烧灼或摩擦般的感受。虽然服用解痉剂可能有所缓解,但疼痛的位置却常与病变部位相左。患者还可能出现异物感或食物滞留感,这种紧缩、闷胀的感受与进食并无直接关系,可能是间歇的或是持续的。更为严重的是,吞咽困难的症状会逐渐显现,最终可能连饮水都感到困难,伴随食物反流和胸背疼痛。
当谈及某些人群时,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喝酒容易脸红的人似乎更容易患上食管癌。研究表明,对于酗酒的人来说,导致脸红的基因缺陷可能与食管癌的高发风险密切相关。那些拥有特殊基因缺陷的人在酒精面前可能更为脆弱。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病人是否容易脸红来判断他们是否存在乙醛脱氢酶2缺陷,并建议他们减少饮酒,同时加强食管癌的筛查。这样的研究不仅针对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人群,对大陆人群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那么,如何饮酒才能减少身体的伤害呢?我们可以选择低度酒。同等量的酒,低度酒对肝脏的伤害通常小于高度酒。饮用前可将白酒和黄酒适当加热,这样有助于减少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同时乙醇也会挥发一些,降低浓度,减少对肝脏的伤害。在饮酒过程中,多喝水是非常关键的。不要仅仅依赖所谓的解酒药,因为它们只能缓解酒后不适,并不能真正减少对肝脏的损伤。相反,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可以作为饮酒前的“垫底”,但应避免与酒精产生更大反应的食物,如腊肉、咸鱼等。喝酒时要慢些,小口饮用,避免猛灌。可以搭配一些萝卜的凉拌菜,因为萝卜能解毒,减少肝损伤。餐后多吃西瓜,有助于酒精排出。
我们应对食管癌保持警惕,了解其早期症状,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带来的风险。合理的饮酒方式不仅有助于减少身体的伤害,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