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肠镜切除方法有哪些 大肠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肠道守护者:大肠的健康守护之路
深入我们体内,有一段至关重要的消化系统部分大肠。尽管其担负着排出人体粪便和毒素等重要任务,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往往被我们忽视。这种忽视导致了诸如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等疾病的频发。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刁德昌,为我们解读关于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相关知识和防治方法。
大肠息肉:肠壁上的微小突起
大肠息肉,如同肠腔内的隐秘使者,常常悄无声息地出现。它们可以被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类型。这些微小的肉体虽小却不可忽视,因为它们有可能会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疾病。针对大肠息肉,肠镜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那么,具体的切除方法有哪些呢?
刁主任介绍道,大肠息肉肠镜切除主要有EMR和ESD两种方法。对于只侵犯大肠黏膜层的息肉,采用EMR大肠内膜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只需要在距离息肉一两毫米的地方进行黏膜切除,通过胶圈电切即可。但如果息肉或腺瘤出现癌变并侵犯到黏膜下层,那么就需要通过ESD黏膜剥离术,将整个黏膜下层整块剥掉。
那么,手术后我们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对于肠息肉手术后的进食时间,它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和手术方式。如果是简单的肠镜下黏膜切除,患者清醒后即可进食。但如果创面较大或进行了ESD手术,则需要禁食24小时以上。如果手术中有切穿肠壁的情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禁食。
大肠癌:警惕沉默的杀手
大肠癌,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它的检查方法又包括哪些呢?刁主任表示,大肠癌的检查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令人欣慰的是,70%的中国人直肠癌都可以通过简单的肛门指检摸到。而辅助检查中的肠镜,更是早期肠癌诊断的重要工具。通过肠镜活检,我们可以了解到肠癌的病理类型。CT检查也能发现肠癌,但多数情况下,当CT发现肿瘤时,它已经相对较大,分期偏晚。
大肠息肉与大肠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都与我们的肠道健康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肠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肠镜已经成为常规的体检项目,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让我们共同守护大肠的健康,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