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家族史通常是指在家族中多代人或多位亲属中出现相同或相关类型癌症的情况,这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以下是具体的界定范围和注意事项:
1. 亲属关系范围
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这些亲属的患癌情况对个人风险影响最大。
二级亲属:涵盖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姨等。若这些亲属中有多人患癌,也可能构成家族史。
亲属:如表兄弟姐妹、曾祖父母等,一般影响较小,但在某些高遗传性癌症中仍需关注。
2. 癌症类型与遗传关联
同种癌症聚集:如家族中多人患乳腺癌、肠癌等,需警惕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如BR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相关)。
不同癌症关联:即使癌症类型不同(如胃癌、肠癌、肝癌并存),也可能反映家族性遗传倾向。
3. 高风险癌症类型
以下癌症的家族遗传性较为显著:
乳腺癌:母亲或姐妹患病,女性亲属风险增加2-3倍。
肺癌:一级亲属患病,风险显著上升,尤其肺鳞癌家族史占比高。
结直肠癌:家族史阳性者,子女患病概率可达50%。
卵巢癌:约20%-25%与遗传相关(如BRCA1/2突变)。
胃癌/肝癌:与共同生活习惯或乙肝病毒传播叠加遗传因素相关。
4. 注意事项
筛查建议:有家族史者应定期体检(如肠镜、乳腺钼靶),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非遗传因素:环境、饮食等同样重要,需综合防控。
若有具体癌症类型或亲属关系疑问,可进一步分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