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这种与生殖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的疾病,常常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中,更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其主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流血、阴道异常排液以及下腹部隐痛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子宫内膜癌呢?
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明显较高。因为排卵的减少或缺乏,导致孕酮的不足,使得女性的体内缺乏孕激素的对抗。这样会让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使其长期处于过度增生的状态,最终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癌。相反,哺乳期的女性,由于垂体和下丘脑的作用,使卵巢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降低了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刺激的风险。
肥胖,尤其是绝经后的肥胖,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诱因。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分泌的雄烯二酮会在脂肪组织内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雌酮水平也就越高。而体内高水平的雌酮长期作用于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的拮抗,可能会导致内膜癌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这个疾病的患者很难排卵,使得内膜持续受到雌激素的刺激,缺乏孕酮的调节导致内膜增生,进而可能演变为子宫内膜癌。而且,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雄激素通常也会升高,由雄激素转化而来的雌酮增多,更是增加了内膜从增生到癌变的风险。
一些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能够产生高水平的雌激素,这些雌激素极大地刺激了内膜,从而大大提高了患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面对日益增多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我们必须要重视其预防。对于绝经的女性来说,一旦出现阴道异常流血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女性应定期进行子宫内膜厚度及相关异常情况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