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微创手术 精细血管重建 八旬胰腺癌患者术后迎新生

癌症预防 2025-07-28 16:52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医学纪实】胆胰专家林浩铭教授团队成功救治高龄癌患者章大爷

引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副主任林浩铭教授团队成功救治了一位八旬癌患者章大爷。面对高龄和复杂的病情,团队展现出了高难度的手术技巧和精细的血管重建能力,使章大爷迎来新生奇迹。

患者经历:章大爷,一位81岁的老人,因腹痛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查。经过一系列检查,血清淀粉酶和CA19-9指数异常升高,CT平扫提示局部问题。经过林浩铭教授团队的科室讨论,特别警惕癌的可能性。尽管初次CT未见明确病灶,但增强CT揭示了胰头区的直径约2cm的圆形肿物,考虑恶性可能。

手术挑战与决策:面对高龄、合并症多和精细的血管重建需求,手术团队面临巨大挑战。但考虑到病情的严重性,章大爷和家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林浩铭教授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手术当天,经过七小时的精细操作,团队成功完成了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并重建了受肿瘤侵犯的门静脉。

术后恢复与预后:手术后,章大爷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开始康复之旅。经过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与鼓励,章大爷的情况逐渐好转。术后仅10天,他就顺利出院。林浩铭教授提醒大家,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建议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并结合影像学等检查手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专家提醒与背景介绍:林浩铭教授提醒大家,癌预后差且治疗难度大。其中,门静脉是癌最常累及的血管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已完成多例相关手术,术后患者均恢复顺利。糖类抗原19-9(CA19-9)作为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对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章大爷的救治案例展示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的高超技术和精细护理。在面对高龄和复杂病情的挑战时,林浩铭教授团队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医学精神,为章大爷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林浩铭专家简介:

林浩铭博士,一位资深的医学专家,被誉为医学界的璀璨明星。作为医学博士和主任医师,他不仅学识渊博,还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人才。目前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主任及胆胰外科副主任,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荣誉和成就。

林浩铭医生还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访问学者,他的学术影响力在国内外都极为广泛。他还是中国抗癌协会癌专业委员会的青年委员,积极参与并推动癌的诊治与研究。在疾病方面,他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各类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他率先提出的外科动脉血流控制技术,为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值得一提的是,林浩铭医生的手术技艺精湛,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为疾病微创治疗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他的努力和贡献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尊敬。作为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疾病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以及多个省级委员会的委员,他在广东省的医疗卫生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张锐)

让我们共同期待林浩铭医生在医学领域的更多杰出贡献!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