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露免费领鸡蛋骗局
一、诈骗手法介绍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诈骗手法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行为。
1. 建立信任,诱你上钩
诈骗团伙如同狡猾的猎手,首先通过“免费领鸡蛋”“免费聚餐”等活动,投放诱饵,吸引老年人上钩。他们深知人性的弱点,初期确实会发放一些小礼品,如鸡蛋、挂件等,以此博取老年人的信任。
2. 诱导消费,逐步升级
在获得了基本的信任之后,诈骗团伙会逐步升级诱导消费的手段。他们以高额的“投资返利”为诱饵,诱导老年人投资某些项目或购买产品。初期可能会返还一些收益,让人尝到甜头,但随后就会卷款跑路。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推销标价虚高的“养生产品”,如电饭煲、能量鞋等,并谎称这些产品具有治病功效。还有一些抽奖骗局,要求老人带现金参与,通过内定中奖号码骗取钱财。
3. 盗取信息,非法牟利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以注册领取礼品为由,骗取老年人的身份证、生物识别信息等重要资料。这些资料可能被用于非法开通网店、售卖假货等不法行为,给老年人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二、典型案例曝光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来深入了解这些诈骗手法的恶劣影响。
1. 山东德州“7天骗局”
在山东德州,诈骗分子以“全国同步宣传”为幌子,通过免费发放鸡蛋吸引百余名老人参与。他们在前几日发放礼品,获取信任后,逐步诱导老人购买高价产品,如睡眠枕等。到了第七天,这些诈骗分子携款潜逃,这一骗局被央视《新闻直播间》专题曝光。
2. 张彩凤因领鸡蛋成被执行人
75岁的张彩凤老人多次提供身份证领取免费鸡蛋,但她的个人信息被用于注册网店销售假冒商品。这导致她的银行卡被冻结,还遭到了起诉,这一案例让人警醒。
3. 徐阿姨的投资陷阱
徐阿姨被一家诈骗公司以“推广员返利”为名诱骗,投资9000元购买劣质小家电。初期收到200元推广费后,该公司失联,涉案金额超过20万元。这一案例提醒我们,要警惕投资陷阱,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三、防范提示
面对这些诈骗手法,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范。要警惕“免费”陷阱,不要轻信街头“扫码送礼品”“注册领鸡蛋”等活动,避免泄露个人信息。要拒绝高利诱惑,对“稳赚不赔”“治病养生”等话术保持警惕,谨防投资、购物类连环套。一旦发现异常活动或遭遇诈骗,要及时核实并报警处理。让我们一起提高警惕,共同防范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