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解读中药:服用须知与注意事项
在纷繁复杂的医疗体系中,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天然的原料,成为了现代人治病及保健的常用手段。但如何正确服用中药?服用中药时有哪些禁忌?这是许多人都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在部分患者中,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服西药不能超量,而中药则不要紧”。中医专家指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中药的服用同样需要遵循适量原则,过量服用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中药的本质是通过其特定的“偏性”来调理身体,达到治病的目的。这些偏性包括补阳、滋阴、祛湿等功效。运用得当,它们可以分别调理阳虚、阴虚、湿浊等不同的体质状况。如果运用不当,比如将补阳的药物用在正常人或阴虚体质的人身上,就可能引发副作用,甚至表现出毒性。
服用中药,不宜过量
有些患者治病心切,希望药效立竿见影,于是盲目增加中药剂量。还有些患者在治愈后,为了“去根儿”继续服用中药,结果却导致某些症状久治不愈。例如,有的患者在一年的时间内不断服用中药,却出现了头晕、头胀、耳鸣、口干、腰酸、乏力等症状。在医生嘱咐下停药后,症状竟然全部消失。这充分证明,这些所谓的“症状”实际上是由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引起的。
再以人参为例,只要口服酊剂100毫升,就可能引起兴奋不安;超过200毫升则常会出现皮肤瘙痒、头痛、头胀、失眠、心悸等反应。这些不良反应都是由于中药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只要正确使用,这些不良反应完全可以避免。
枸杞子是众所周知的清肝明目佳品,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A、B1、B2、C以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食用20克左右的枸杞子可以满足健康眼睛的营养需求。如果想要达到治疗的效果,每天食用量最好控制在30克左右。
中医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在中医的眼里,男女有别,老人与小孩的体质各有特点。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需要注意用药剂量,最好严格遵循医嘱。
中药的疗效显著,但在服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诸多问题。只有正确使用中药,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疗效,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文章来源:99健康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