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HAE疾病科普提高早筛早诊早治意识
2月28日是世界罕见病日。在众多的罕见病中,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作为其中的一种,于2018年被我国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虽然近年来HAE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公众对其的认知度仍然偏低。在此背景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皮肤科主任高兴华建议加强HAE的科普宣传,提高疾病的知晓率,以便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高兴华详细解释了HAE的症状表现。由于血液渗透至血管外,瘀积在面部、颈部等部位,形成肿胀,这一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异质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难以预测的皮肤和黏膜下水肿,症状可能涉及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等多个器官。当症状累及呼吸道时,患者可能出现喉头肿胀、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生命。而胃肠道的受累则可能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手、脚、嘴唇、眼睛等部位的水肿掉以轻心,认为这只是小问题,因此不会及时就医。而在门诊中,临床医生对HAE的认知也存在不足,这导致了许多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阑尾炎、荨麻疹、消化道溃疡等。例如,消化道黏膜水肿容易被误诊,甚至导致不必要的腹部手术和阑尾切除术。
由于HAE的罕见性,很多人难以识破其真实面目。患者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症状表现去相应的科室就诊,如皮肤科、耳鼻喉科、胃肠道科等。这增加了全面了解该疾病流行病学的难度。
针对这一情况,高兴华提出了医生的建议。遇到有血管性水肿体征的患者时,皮肤科医生应考虑对其进行过敏原、补体C4及C1酯酶抑制物的筛查,以提AE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医生需加强对HAE疾病的认识,并通过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开展相关培训等方式,提升临床医生的HAE疾病鉴别意识。通过建立MDT模式,促进院内多学科医务人员的交流,进一步提AE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水平。
高兴华还提醒公众,如果出现反复发作的面部或手足皮肤水肿,或反复发作且原因不明的腹痛,以及曾发生过咽喉部水肿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进行HAE筛查。HA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一旦确诊,其家庭成员也应该进行HAE的筛查。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预防HAE的急性发作、改善患者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关注罕见病,关注HAE,共同为健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