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大米引发人们的“镉”思考
近期,关于镉超标大米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焦虑。事实上,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早在2002年就对全国市场的稻米进行了安全性抽检。结果显示,稻米中超标的重金属以铅为主,超标率高达28.4%,而镉的超标率为1.以我们的日常食物大米为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镉,这种元素在大自然中一直稳定存在,与我们和平共处。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衡。镉开始被发掘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塑胶、电镀金属外壳、颜料、油漆、染料、电池以及核子反应炉的原件等。虽然镉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并非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反而对动植物存在致命危害。以日本富士山地区为例,早在1912年,炼锌的金属公司就已经遭受镉污染,但直到40多年后,镉中毒的患者才被确诊。
镉对身体各系统的危害不容小觑,包括结缔组织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肾损伤等。研究成果甚至表明,镉还可能引发人类乳腺癌。水稻是对镉吸收较强的大宗谷类作物。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壤被污染,谷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富集镉。那么镉是如何进入我们的身体的呢?除了通过食物,还有工业废气、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含有镉元素的化肥等都可能是镉进入土壤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人体并不容易吸收水产品超标更严重。
除了大米,水产品和动物肾脏的镉超标比例更高,这使得偏好这两种食物的人面临更大的风险。蔬菜也可能是人类镉暴露的主要来源。同一植物在不同土壤、不同品种、不同部位间,镉的富集程度都有很大差异。由于蔬菜的可食部分具有更大的生物量,一般情况下,食用蔬菜也可能导致较高的镉暴露风险。
除此之外,镉还可以通过空气和皮肤进入人体。烟雾中的镉近一半会被人体吸入,大约30%会被吸收,这个数值是消化道吸收的6倍。也会富集镉。生活在镉污染土壤中的制成的,其摄入量会成倍增加。相对于和酒而言,酒糟中的镉主要进入了猪肉中,最终仍是被人类摄入。我们需要警惕镉污染可能存在的各种途径。
对于如何避免镉污染,除了加大科研投入和治理力度外,个人也能有所作为。例如,食物的多样化、、避免去大气污染严重的区域都是很好的规避措施。我们也应该尽量选择环保电池,使用含镉电池后应集中回收,避免随意丢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