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 致尿频急、疼痛综合症
间质性膀胱炎:尿频尿急与慢性疼痛的综合解读
间质性膀胱炎,一种令尿频、尿急、膀胱或盆底疼痛困扰的慢性疼痛综合症,困扰着许多中年以上的人群。北医附设医院传统医学科医师陈萍和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病症的多元因素,包括膀胱壁缺陷、自身免疫失调、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当这种症状出现时,患者可能会经历严重的频尿、尿急以及夜尿增多,伴随下腹疼痛等症状。
陈医师进一步说明,间质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膀胱充盈时的耻骨上疼痛,以及其他一系列症状,如排尿次数的增加。诊断此病症并非易事,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综合病史,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和膀胱镜检查,同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在临床表现上,中年女性和男性可能会出现更为明显的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历憋尿时下腹部和会阴部的疼痛,膀胱充盈时症状加重,以及尿道或会阴部的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大约六成的患者在月经前期会经历尿频和下腹疼痛的加剧,但在月经期间这些症状反而可能减轻或消失。
当西医的抗生素治疗未能取得理想效果时,应考虑间质性膀胱炎的可能性。此病症的治疗虽然可取得成效,但往往难以完全治愈。膀胱镜检查中,可以看到膀胱各壁存在小片状黏膜下出血点、少量的瘢痕、裂隙和渗血。而中医对于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则着眼于解决“瘀热”问题。陈医师指出,该病症的典型表现如“瘀热”,可以通过泻热化瘀、活血化瘀和清热利湿的方法来进行调理,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陈医师强调,间质性膀胱炎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瘀热”,大黄牡丹汤加减这一药方特别适用。其中的大黄和丹皮能够泻热化瘀,桃仁和当归则活血化瘀。冬瓜子、车前子能清热利湿,而生地则能滋阴生津。各药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采用穴道针灸疗法、瑜伽调养等方式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疼痛综合症,其症状可能涉及膀胱、盆底和其他相关部位。在诊断和处理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必要的检测,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中医的调理方法和药物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以缓解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由网友『倾尽天下』投递本站,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