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海等地政府回购民营医院 究竟为哪般
今年三月,江西抚州市卫生局成功回购了原本由浙江省杭州市回音必集团经营的抚州第二医院。此前,江西崇仁县及上海市等地也相继出现了回购民营医院的现象。这一行动,在《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前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民营医院纷纷“慷慨甩卖”。抚州第二医院在经过近七年的民营身份后,重新转制为国有,重新纳入公立医院的序列。对于职工而言,这也意味着他们重新回到了公立身份。尽管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作为抚州第二医院回购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江西抚州市卫生局局长辛建华仍然忙碌于各项工作的落实。
辛建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抚州第二医院是由负债严重的原抚州市红十字医院和原抚州市附属医院转制合并重组而成。在2003年,该医院以招商引资的名义作价4500万元,被杭州市回音必集团收购,实现了民营。但由于经营不善,大量医务人才流失,医院面临困境。经过双方协商,抚州市出资2800万元回购了抚州第二医院。
类似的行为不仅发生在抚州。早在2003年,江西崇仁县就对县中医院实行了股份合作经营。而根据媒体报道,今年一月,上海首家“国有民营”模式的浦南医院也结束了委托管理,重新纳入公立二级医院管理序列。
这些民营医院的“慷慨”出售,让不少人感到惊讶。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困难。杭州回音必集团驻抚州代表张义成表示,由于病源不足、职工积极性不高、医院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抚州第二医院难以为继。最困难的时候,集团每个月都要从总部调拨资金以维持医院的运营。
这些回购行为也引发了质疑。有人质疑是否在为民营医院埋单,当“冤大头”,花钱赚取噱头。更多的声音则直接指向医改的政策导向,认为回购是为了获取公立公益医院的投入利益。
对此,辛建华表示,《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回购民营医院是完善民生服务平台、合理配置公共医疗资源的举措。他认为回购也要算经济账。建同样规模的医院,初步投资就需要5000万元,而回购花费相对较少,从长远看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病人对回购民营医院的举动持积极态度。熊金英是崇仁县河上镇山背村的居民,她在回购后的崇仁县中医院住院已经两个星期了。她表示:“回购县中医院后看病更放心。”
专家却表示长远代价可能很大。袁兆康是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他认为虽然回购了医院的外壳,但医护人员的流失、医疗设备的老化以及医院品牌价值的变化都是巨大的挑战。要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还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的努力。他强调必须防止花了钱买了旧机制下的公立医院,要让公立医院成为看病就医需求的廉价公共医疗资源。
在谈到医改时,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医改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完善医疗体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这也暗示着回购民营医院只是医改中的一环,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医疗卫生体系。公立医院是人民群众在面临基本医疗需求时的坚实后盾,更是解决看病就医难题的主力军。它们承载着展现社会公益性的重要使命,针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公立医院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由于其集中体现了各种医疗矛盾和问题,对于公立医院的改革和转型发展尤为重要。
为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我们必须扭转过于依赖医院创收的观念。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让公立医院真正成为群众在面对大病、重病和难病时的首选医疗服务平台。这不仅关乎医疗技术的进步,更关乎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特聘教授李建德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他主张,回购的医院必须坚守公益性这一基本原则。医院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非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对现有机制进行改革,推行“优劳优得”的内部管理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在于激励医护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实现节约与效率的双赢。
在这个过程中,“优劳优得”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策略,更是一种价值导向。它倡导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调的是医疗服务的公平、公正和高效。这样的改革不仅能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还能增强公众对公立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进一步缓解人民群众在就医过程中的焦虑和压力。
公立医院作为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重要载体,必须坚守公益性这一核心使命。通过改革现有机制,推行“优劳优得”的内部管理制度,我们可以实现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让公立医院真正成为群众在面对大病、重病和难病时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