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贴牌准备叫停 中小企业面临破产危机

癌症诊断 2025-05-30 16:02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生意社报道,国务院确立的健康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内行业正迎来重大变革。每年约3000亿元的保健食品市场,可能因一项新的政策调整而发生重大洗牌。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在珠海举办的“大健康大未来”高端论坛上,CFDA安全监管三司副司长张晋京明确表示,从明年1月1日起,国内将全面禁止生产、经营和进口贴牌保健食品。他还强调,一个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只能适用于一个产品。

这一新规定,标志着保健食品行业普遍存在的“贴牌”现象将被正式叫停。这对于那些依赖贴牌销售模式的中小保健食品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致命冲击。对于拥有大量批文和产能的大型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近年来,关于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争议不断,诸如功效疑云、螺旋藻重金属超标、毒胶囊事件等,这些风波已经演变为公众事件,使得保健品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关系也备受关注。尽管新的规定尚未正式出台,但行业的大洗牌已不可避免。

以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贴牌产品纤丽宝牌玉人胶囊为例,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已到期,但公司声称正在积极申请再注册。业内人士指出,该公司的业绩爆发主要依赖广告营销和贴牌产品路线,这种策略为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尽管公司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但新的政策仍对其产生了较大影响。

CFDA的《公告》还规定,对于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如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形态的产品,必须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方可生产和销售。这一规定将影响市场上大量普通食品形态声称有保健功能的商品。例如,广州颜如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表示,市场上九成胶原蛋白口服液都没有获得保健食品批号,未来可能面临下架的风险。

来自中国保健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15年总销售额将达到或超过万亿元。贴牌现象的普遍存在给行业带来了诸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本土保健品市场上约有30%-40%是贴牌产品。这种情况导致一个保健食品批文对应多种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困扰和误解。

对于拥有批文和产能的大型企业来说,这次政策调整无疑是一个扩大市场份额的机遇。而对于中小企业和依赖贴牌销售的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转型的契机。他们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应对新的市场形势。

截至12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官方网站数据库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自2003年12月12日以来,经过CFDA审批的保健食品中,国产保健食品的记录高达12861条,而进口保健食品则为708条。

在谈到贴牌生产的混乱局面时,张咏如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她指出:“国内目前仅批准了一万多个‘蓝帽子’,但实际在市场上流通销售的‘蓝帽子’远超数万个。贴牌导致的混乱程度可见一斑。”她进一步透露,目前保健品行业的批文被层层出租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些企业甚至直接申请批文后租赁给多家山寨厂使用,每年收取8万元至10万元的转让费。

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来对保健食品的审批和监管越来越严格。从近两年新批准的保健食品数量可以看出这一趋势。比如,2012年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为576个,进口保健食品仅有11个;而在2013年,新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为659个,进口保健食品也仅为9个。相比之下,近两年获批的“蓝帽子”明显减少。

一位深圳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保健食品新规的实施对大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市场将因此更为规范。”随着行业整顿的推进,大公司将成为市场的受益者。那些拥有充足保健食品批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大公司,其市场占有率将会有显著提升。

记者查询CFDA官方数据库时发现,一些大公司如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汤臣倍健、交大昂立等拥有多个保健食品批文。外企如赛诺菲民生药业也拥有21个保健食品批文。

作为全国保健品行业的重镇,广东省保健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超过六成。新政出台后,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扩建项目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像大公司才能涉足的游戏。

例如,11月29日,海王生物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杭州海王计划在江苏省泰州市中国医药城设立子公司江苏海王,并建设保健品生产基地,以满足公司在保健品领域的发展需求。

CFDA在《公告》中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未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声称保健功能产品将被禁止生产、经营和进口。对此,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表示担忧。他提到,像安利纽崔莱这样的大公司早已申请了保健食品批号,但一些跨国公司如gnc可能还未开始在中国申请保健食品批文。由于保健食品批号注册通常需要两年时间,CFDA的禁令并未给进口保健品设置缓冲期,明年新政的颁布可能会对国内大量进口保健品经销商造成冲击。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