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多形性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经过流式细胞计算技术的深入探究,我们发现良性细胞中出现两倍体DNA异倍体是恶性瘤细胞的显著特征。病理学检查揭示了这些肿瘤的内在特征,它们通常没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呈现灰色或混合灰色、黄色,并且质地脆。在显微镜下,良性多形性腺瘤病变中可见炉灶性恶性变化,包括核异型上皮细胞岛、管腔不规则以及核分裂异常。恶性部位多为中低分化腺癌,伴随间质透明变性。少数病例被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或鳞状细胞癌。
通过电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肿瘤细胞与正常泪腺的腺泡细胞相似,但腔表面细胞的微绒毛数量保持正常,顶部复合连接良好。其他细胞则呈现出加宽的状态,无桥粒连接,更类似于导管内细胞。
在X线检测中,性骨损伤是恶性混合瘤的显著标志之一。但与其他泪腺恶性肿瘤引起的骨损伤相比,其表现并不易区分,常常表现为泪腺凹面扩张。
超声探查的结果显示,A超可以探测到泪腺窝占位病变,肿瘤波高、声衰减明显,内反射呈M形状。B超则能清晰地看到泪腺区占位病变,形状或为圆形、或为不规则形,内回声不均匀或呈块状,声衰减明显且不可压缩。当肿瘤体积较大时,甚至会对视神经产生压力,导致其向下移动。
CT扫描在早期并不易与多形性腺瘤区分,其形状为圆形、高密度,可能伴随局部骨凹形成或骨损伤,增强现象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多数肿瘤边界模糊或形状不规则,局部骨损伤成为恶性肿瘤的明确标志。到了晚期,可见广泛的骨损伤,病变可能向前、中颅凹、颞凹或鼻窦扩散,特别是在增强CT扫描下更为显著。病变内部可能出现钙化、骨化或坏死区。
而当恶性肿瘤蔓延到眶外时,MRI的表现尤为出色。它不仅能够显示病变的范围,还能揭示肿瘤中是否有坏死腔。如果肿瘤侵入颅内,还可以显示周围是否有脑组织水肿等继发性变化。增强扫描进一步揭示了病变的较大范围和肿瘤中的坏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