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放疗期间如何护理皮肤
放射治疗:肿瘤治疗的挑战与皮肤护理的艺术
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用电离辐射为刀,为无数患者斩断肿瘤生长的路径。放射线的威力在杀伤肿瘤细胞的也对治疗区域的皮肤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这些皮肤反应,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度。针对每一度的反应,都需要我们采取精准而周到的护理措施。
对于、度的皮肤反应,通常在照射10次后,皮肤开始出现干燥、潮红的现象,伴随轻微的烧灼和刺痒感。这一阶段,患者需避免用手抓挠,因为这不仅可能导致皮肤破溃,还容易引发感染。医护人员建议,可通过轻拍瘙痒部位或使用冰片、滑石粉等缓解不适。但使用时需注意适量,避免堵塞毛孔。患者务必避免在局部使用乳液、乳霜等产品,以防加剧皮肤反应。
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当进入度皮肤反应阶段,皮肤会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形成水泡和糜烂。应立即停止放疗,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对于小水泡,不宜刺破,可涂擦龙胆紫等药物。应避免使用爽身粉、滑石粉等,因其可能加重皮肤反应并导致细菌感染。对于大水泡,则需消毒后抽出渗液,并保护局部皮肤,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如果度的湿性反应未能及时控制,皮肤将进一步遭受破坏,进入度阶段,表现为局部皮肤坏死、脱落,甚至形成溃疡。需立即停止放疗,并采取暴露疗法,外用抗炎药膏,同时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如感染较重,还需肌注或静滴抗炎药物。对于大面积的溃疡,甚至需要植皮修补。
放射性皮炎是放射治疗的常见副作用,但只要我们加强皮肤护理,就可以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每一位患者和医护人员都需要共同努力,携手度过这一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皮肤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让我们携手前行,为战胜肿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