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放射碘131治疗规范

癌症诊断 2025-07-05 15:40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甲状腺癌,一种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攀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种癌症在全身恶性肿瘤中的占比约为1.1%,其中女性的发病率较高,约为男性的四倍。

在众多甲状腺癌的类型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最常见的一种,占据了大约90%的比例。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主要源自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甲状腺滤泡状癌(FTC)。尽管大多数DTC的预后情况较好,死亡率相对较低,但其复发风险却不容忽视。复发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死亡风险,同时带来一系列社会及卫生学负担。对DTC的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显得尤为重要。

在DTC的治疗过程中,碘131(131I)治疗是手术后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131I治疗的意义,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手术后的甲状腺组织残留,简称“清甲”;二是清除手术无法切除的转移灶,简称“清灶”。通过131I治疗,可以有效改善DTC的预后,包括延缓复发、降低复发率和减少远处转移等。

是否需要进行131I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在ATA指南中,清甲的指征主要包括:所有Ⅲ、Ⅳ期病人,年龄小于45岁的大部分Ⅱ期病人,以及选择性Ⅰ期病人。而不需131I治疗直接进入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指征则包括:手术切除病灶完全、非侵袭病理类型、无甲状腺包膜侵犯等。

至于131I治疗的剂量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因为每个人所施用的放射性剂量与靶部位的吸收剂量是不同的。清甲剂量一般给予1.11-3.7GBq。对于非高危甲状腺全切DTC病人,采用1.11GBq与3.7GBq的清甲治疗剂量,其清甲疗效并无显著差异。但如果存在颈部残留手术未切除的DTC组织、伴发颈部淋巴腺或远处转移等情况,清甲治疗应同时兼顾清灶治疗,直接应用3.7 ~ 7.4 GBq。

规范化的131I治疗对于DTC病人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剂量选择和精准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上一篇:淋巴癌的诊断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