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多发皮肤“疑难杂症” 专家指点对症下药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骤降,空气逐渐变得干燥,我们的皮肤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体毛细血管收缩,体内器官的运转和代谢都逐渐减缓。这时,皮脂和汗液的分泌下降,皮肤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弱,使得冬季成为了皮肤病的多发季节。
对此,各年龄层的人都应做好皮肤病的预防工作,避免严重皮肤病的发生。针对冬季皮肤病预防及治疗,我们特邀皮肤病专家为我们传授一些实用的常识。
老年瘙痒症是冬季高发的皮肤病症之一。由于老年人的体内水分逐渐减少,瘙痒症通常以皮肤干燥为最常见的原因。在冬季,气候干燥会加重皮肤缺水的状态,因此老年人需特别注意。与其他皮肤疾病导致的瘙痒不同,老年瘙痒症的特点是:瘙痒前皮肤外观没有皮疹和红肿,但皮肤干燥,细薄脱屑。
老年人的皮肤油脂分泌能力下降,因此应避免使用过烫的热水洗澡,尽量不使用碱性强的药皂和肥皂。对于老年瘙痒症,一般采用外用、内服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外用护肤品可以修复皮肤表面保护层,如尿素霜、凡士林等,减少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口服药则可以选择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E等抗组胺类药物,对老年瘙痒症的预防也有一定效果。
除此之外,湿疹也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寒冷、干燥的特点会使湿疹加剧,易发干性湿疹。许多人因治疗不及时,使其从局部蔓延到全身。湿疹的特点包括持续性瘙痒、阵发性加剧,皮真多形性,丘疹、水泡、糜烂、渗出都会出现,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于换冬季干性湿疹的人来说,应避免过于频繁的洗澡,一周1-2次即可。
在寒冷的天气中,婴幼儿也是冻疮的多发人群。宝宝因常在户外玩耍,若手足多汗、鞋袜过紧或在户外没有做好防寒措施,身体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的刺激下,就容易发生冻疮。为避免这一现象,平时要注意宝宝的保暖和手足干燥,衣服裤子不宜过紧,并多吃高热量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婴幼儿,在冬季都要特别注意皮肤的保养和防护。我们也要明确各种皮肤病的特征和治疗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免责声明:系转载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另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