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太饱怎么办
中医一直以来强调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尤其指出过饱饮食的潜在危害。在中医看来,过量进食不仅容易导致湿热内生,还会损耗人体的正气,引发一系列不适。
“吃得太饱也有害”,这并非危言耸听。我们所摄入的食物需要在脾胃的协同作用下进行消化吸收。脾和胃的工作能力有限,超过这一限度,便会造成食物堆积,形成所谓的“积食”。若长期过量进食,脾胃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其分离清浊的能力会下降。脾若无法正确输送清浊物质,会导致代谢疾病如血脂、血糖升高以及体重增加。胃也可能将一些有益的营养物质误当作废物排出,造成资源的浪费。
更糟糕的是,暴饮暴食会导致清浊不分,形成湿热。这些湿热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口苦、口黏、烦渴、口舌生疮、头痛身重、上腹胀满以及大便不畅等。这种湿热所生的火属于实火,会侵蚀人体正气,使人精神不振、无力行动,进而回避体育锻炼,导致气机不畅,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避免吃得过饱呢?要把握好吃饭的时间,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并尽量保持每餐在固定时间吃。吃饭的时间至少要保证20分钟,因为大脑需要这个时间才能接收到吃饱的信号。如果吃饭太快,可能会在大脑还没得到信号时就已经吃得过多了。每口饭都要咀嚼30次以上,用小汤匙代替筷子,以减慢速度。
可以通过多吃凉拌菜和粗粮来减缓进食速度。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例如喝燕麦粥相比白米粥、吃全麦馒头相比白馒头的速度就会慢。每次少盛一点饭菜,饭前喝两杯水或一碗汤,选择小包装的食品,多吃粗纤维、增加饱腹感的食品,如豆类、魔芋等。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或者吃饭时有意识地帮别人转桌夹菜,都是避免暴饮暴食的有效方法。
中医提醒我们要注意饮食适度,避免过饱带来的身体负担。通过理解中医的饮食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