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嚼槟榔易患口腔癌 口腔癌日常如何预防
近日,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针对社会上热议的“槟榔致癌”问题发表观点,明确指出经常咀嚼槟榔的人群患口腔癌的风险确实较高。这一消息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讨论。
槟榔作为一种传统食材,味涩微甜,略带辣味,食用时能够带来一种独特的刺激感。在亚洲的某些地区和我国的一些局部地区,如台湾、海南、云南和湖南等地,咀嚼槟榔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生活习俗。这种习俗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隐患。
早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中,槟榔就被确认为一级致癌物。咀嚼槟榔容易引发口腔癌,这主要与槟榔中的化学物质在咀嚼过程中形成的亚硝基化合物有关,这些化合物是致癌的。槟榔质地较硬,容易在咀嚼过程中造成口腔黏膜的机械性创伤。多项调查研究显示,经常咀嚼槟榔与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包括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口腔癌、口腔白斑等。特别是当槟榔与蒌叶和灰粉一同咀嚼时,其致癌风险更是显著增加。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口腔癌呢?避免长时间不必要的阳光照射,以预防唇癌的发生。对于佩戴假牙的患者,若发现假牙下组织疼痛或发炎,应及时就医,确保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的顺利进行。保持平衡的饮食,合理搭配营养,避免过烫的食物和水刺激口腔组织。拔掉无法修复的残根、残冠,佩戴合适的假牙,避免不良刺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限酒,及时治疗口腔内的残根、残冠等潜在问题。
口腔癌的复发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包括口腔原发部位及口腔内第二原发部位癌症的再发,以及癌细胞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或远处器官等。为了减少口腔癌的复发,患者必须在术后完全去除导致口腔癌发生的所有因素,如抽烟、喝酒、嚼食槟榔以及不良的假牙等。绝不可有任何侥幸心理,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口腔癌复发的风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了解预防口腔癌的知识,认识到口腔癌的危害性,积极参与口腔癌的防癌宣传。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共同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口腔癌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