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类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因
关于阑尾类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描述。这种低度恶性肿瘤的起源,与类癌Lieberkuhn隐窝的Kultschitzky细胞有关。一开始是良性的,但后期可能发展为恶性。因为其细胞中的颗粒对银有明显的亲和力,所以也被称为嗜银细胞。它们能分泌5-羟色胺,这种物质会导致一系列全身症状,包括面部和上半身潮红或紫色、腹绞痛、腹泻,甚至引发哮喘和呼吸困难、右心衰竭等所谓癌症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1. 病理特点:阑尾类癌是一种特殊的肿瘤,起源于阑尾的Kultschitzky细胞。这种细胞形成的肿瘤可以分泌5-羟色胺,引发一系列全身症状。肿瘤通常位于阑尾粘膜下,形态多样,可能是结节状,直径从0.1cm到1.5cm不等,硬度灰白色,边界清晰但无包膜。当肿瘤较大时,可能会出现溃疡、侵蚀和出血。根据组织学的特点,阑尾类癌可分为岛型、腺型和混合型三种。
2. 病理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大部分癌细胞呈团块状或巢状生长,也有岛状和腺管状排列。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阑尾类癌可分为三种类型:岛型主要由小而单一的细胞形成;腺型具有腺体形成的特点;混合型则结合了前两种类型的特点。阑尾类癌可以表达多种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等。
3. 转移途径:阑尾类癌的转移途径相对特殊。多数情况下,它们为良性,不会转移到浆膜。但当肿瘤直径大于2cm,表面出现糜烂或溃疡时,可能会浸润肌层或伴有淋巴结和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血液转移在阑尾类癌中较为少见。大部分情况下,阑尾类癌会直接侵入相邻组织,如盲肠、输尿管等。淋巴结转移主要沿阑尾膜淋巴结、右结肠动脉根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淋巴结进行。而血液转移主要是到肝脏,其次是肺、脑、骨等,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阑尾类癌是一种特殊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病理形态和转移途径都有其独特之处。对于这类疾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