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发现早治疗肝癌 治疗需注意这2大误区
肝癌的隐秘与威胁:早期症状隐匿,如何及时发现并治疗?
肝癌是一种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发现的疾病。由于其隐蔽性,许多肝癌患者在发现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预后效果也不理想。那么,如何早期发现肝癌呢?一旦发现肝癌,又该如何治疗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一、如何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建议,以下人群应被列为肝癌的高危人群:
1.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
2. 患有乙肝、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人;
3. 长期吸烟、饮酒的人;
4. 年龄大于35岁的人。
这些人群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肝癌筛查。筛查项目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于AFP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水平的情况,应排除可能引起AFP增高的因素,并追踪AFP的动态变化。如有必要,可进行MRI或CT等进一步检查。
二、肝癌如何治疗?
肝癌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化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重要的是要强调一点,肝癌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治疗。
对于早期肝癌,首先应考虑手术根治性切除,然后再结合其他抗肿瘤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等。如果不能进行手术切除,也可以考虑进行姑息治疗,如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具体采取哪种治疗还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三、肝癌治疗的误区
在肝癌治疗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注意:
1. 手术就是治愈:很多人认为只要手术成功就万事大吉,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仍需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手段,如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等,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2. 出院后不复查:有些人在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就放弃后续治疗和复查,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肿瘤复发或转移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一定要定期进行复查,一般术后一年内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复查。定期复查可以了解病情的变化情况,以便在需要时采取进一步的跟踪治疗。
肝癌的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而一旦确诊,患者和医生需要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避免治疗过程中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