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这一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像隐形的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们的骨骼健康。如果不及时治疗,轻微的外力便可能导致骨折,对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呢?让我们跟随专家的,深入了解。
在医院里,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因意外导致骨折的病例屡见不鲜。俗话说“人老骨头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逐渐变得矮小,驼背现象愈发常见,周身骨痛也时常困扰着他们。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如走路踩到果皮或脚下轻微磕绊,都可能导致他们趔趄跌跤,甚至在无明显外界撞击的情况下,推窗、打喷嚏等日常动作也可能引发骨折。这都是骨质疏松给他们带来的隐形威胁。
骨科专家指出,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和性别,但在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男性中更为常见。其严重后果是,病人在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能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不仅增加了绝经后妇女及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好消息是,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是可以延缓和有效预防的。通过及早加强自我保健,积极进行科学干预,我们可以减少体内骨流失,减缓及逆转骨质疏松的趋势,防止骨折的发生。
发现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骨密度检查,是许多老年人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很多老人出现驼背现象,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包括身高缩短、驼背以及疼痛(如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重时疼痛加剧,严重时甚至影响翻身、坐起及行走。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骨密度检查是目前早期发现骨质疏松、预测骨折风险的最佳定量指标。尤其是双能X线吸收法(DXA)更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面对骨质疏松症对老年人健康的威胁,做好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调整生活方式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关键一环。这包括避免酗酒、、少喝咖啡和浓茶、减少糖和盐的摄入、适量摄入动物蛋白、多接受日光浴、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等。专家还提醒,防治骨质疏松症还可以服用一些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如钙剂。选择合适的钙剂进行补充,同时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酌情调整剂量。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为了维护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我们必须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通过每年的体检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远离骨折的威胁,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