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心理亚健康问题 你知道怎么应对吗
日前一项名为“你‘压’还好吗?”的调查揭示了令人深思的数据。在接近七千人的参与投票中,高达98%的人存在因压力导致的各种症状。这些压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失眠多梦、情绪波动大、注意力难以集中、心情郁闷以及想要逃避现实。更令人担忧的是,有近10%的受访者出现了胸闷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在这些受影响的群体中,大约七成的受害者是处于20至40岁之间的男性。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压力症状呢?大约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生活和感情这三个方面。长期的压力累积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各种心理和身体疾病。隐藏在这些症状背后的,可能是选择障碍、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抑郁症患者超过三千万人,失眠等心理疾病患者更是超过五千万人。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7%至10%的老年人也患有抑郁症,而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人中,抑郁症的发病率更是高达50%。许多老人选择沉默,避免与人交流,其抑郁症状容易被掩盖,这可能会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
除了老年人和女性群体,孩子们也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从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孩子们就可能会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报道称,儿童焦虑症是儿童心理门诊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除了精神紧张,还伴随着头晕、恶心等生理反应。
短时间的失眠、焦虑、抑郁等只是心理疾病中的轻微表现,只会影响到患者个人的健康。严重的心理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还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危害他人的人身安全。近年来发生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明星自杀、大学生投毒案等令人震惊的案件背后,都反映了心理不健康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心理问题如产后抑郁、老年抑郁、儿童焦虑等并没有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大量白领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失眠、焦虑等也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在调查中,超过八成的网友并没有正确地应对自己出现的各种症状,甚至有四成的网友选择忽视这些问题,认为只要忍一忍就能过去。这显示了全社会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欠缺。
事实上,心理健康远比物质和学业更重要。正确的心理疏导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努力。许多器质性疾病的发生也与心理疾病有关。只有当心理问题被当作真正的疾病来看待时,寻求专业帮助才能成为共识。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靠谱的心理服务提供者,来治愈那些“脆弱的心”。
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类人群,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心理困扰和压力。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提高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和理解,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