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寒潮过程来袭
寒潮来袭:两次寒潮的
在时间的流转中,寒潮两次席卷我国,带来了极端的天气变化。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两次寒潮的历程及其特点。
首先是2022年冬季的那场寒潮,它的影响范围广泛,全国除西藏外的区域均感受到了这股寒意。最低气温0℃线南推至广西北部、广东中北部至福建西部一带,显示出寒潮的波及范围之广。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部分区域更是经历了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低温天气。
谈及降温幅度,中东部地区的日最低气温创下了当年入冬的新低,局部地区的降温幅度达到了惊人的10~12℃。与此西北、华北、江南等地出现了4~6级的偏北风,阵风更是达到了7~9级,风寒效应显著。
而在2023年11月的第二次寒潮过程,其影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内蒙古、东北等地的降温幅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16℃,局地甚至超过了20℃。这次寒潮过后,内蒙古中东部和黑龙江大部的最低气温降至-20℃以下,部分地区更是达到了-30℃。
降温的伴随着的是大风和雨雪。黄淮、东北等地出现了所谓的“断崖式降温”,如郑州的最高气温从21℃骤降至5℃。北方大部地区都受到了4~6级偏北风的影响,阵风更是达到了9~10级。而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等地,大到暴雪的出现,使得局地累积降雪量超过了20毫米。东北的部分地区积雪甚至超过了30厘米,加剧了低温冰冻的影响。
回顾这两次寒潮,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性特征。首先是极端低温,多次导致多地的最低气温创下同期历史极值或下半年来新低。其次是大风范围广,阵风普遍达到了7~9级,局地甚至超过了10级。最后就是区域性强降雪,东北、内蒙古等地在两次过程中均出现了强降雪,对交通和民生都产生了影响。
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我们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确保自身安全。也要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出行,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