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定义健康生活
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发布与解读会,聚焦于“三减三健,健康相伴”的宣传主题。在九月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里,我们围绕减盐、减油、减糖,以及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核心议题展开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这些活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了整体健康素养。
预防疾病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致力于加强健康教育,推动个人和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已经覆盖了全国超过96%的县区,建成了12类健康支持性环境8万余个,招募和培训了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80万余人次。如今,“迈开腿,管住嘴”的健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跃升至2021年的25.4%,提前完成了健康中国行动的阶段目标。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能让个人少得病、生活质量更高,还能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当前仍有一部分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有待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旧存在。比如,一些家庭饮食多盐、多糖、高脂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健康知识普及,推进全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
为了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加强健康宣教。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形成合力。除了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媒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都可以参与进来,共同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生活的氛围。健康宣教也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方式方法,增强趣味性,让更多人享受健康生活。
深化医改能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助力。医疗卫生体系需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加注重“治未病”,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健身设施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健身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发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摒弃不健康生活方式,做到合理膳食、科学运动、限酒、心理平衡,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