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发烧捂汗患热射病
在炎热的夏日里,广州一位原本感冒的62岁女性遭遇了一种危险的误区。她尝试用传统的“捂汗”方式退烧,却因此陷入危险边缘。关闭门窗、空调和风扇,裹上厚厚的被子,她的体温迅速飙升到惊人的40.5℃,出现了昏迷和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经过医院的紧急ICU抢救,她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下来。这个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于错误退烧方法的危害以及科学应对的重要性。
对于“捂汗退烧”的误区,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当人体发烧时,体温调节中枢已经处于紊乱状态。如果采取捂汗的方式,会阻碍身体正常散热,导致体内核心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可能引发热射病等严重病症。在这种高温密闭的环境中,身体脱水的风险加剧,甚至可能扰乱内脏功能,引发多器官衰竭。
热射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重度中暑症状。体温高烧至40℃以上,无汗、意识障碍、休克等症状都是其典型表现。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降温处理,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必须对这种病症保持高度警惕。
那么,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医生建议,在发烧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比如用冷毛巾擦拭身体、进行冰敷等,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散热不畅。当体温达到或超过38.5℃时,应及时使用退烧药物,并适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预防热射病也至关重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我们应保持环境通风,合理使用空调(建议设置在26℃左右),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之下。一旦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先兆,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并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以缓解不适。
捂汗退烧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在应对发烧和中暑问题时,我们应保持警惕,采取科学的降温方法,关注高温环境下的健康风险,特别关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脆弱群体。让我们一起学习正确的健康知识,守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