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政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到2025年完成
本报讯(申奇)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令人瞩目的《“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一规划的出炉,预示着中医药领域即将迎来一场信息化发展的盛宴。
展望未来,到2025年,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医药信息化新画卷将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时,中医药政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将大功告成,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将实现互联互通,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将跃上一个新台阶,数字便民惠民服务能力将显著增强。
这份充满智慧的《规划》,犹如一部宏伟的乐章,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第二乐章,数字便民惠民服务;第三乐章,中医药数据资源治理;第四乐章,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而这四个乐章的和谐演绎,离不开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以确保规划顺利落地实施。
在数字便民惠民服务方面,《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计划。将支持约20家三级中医医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让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家要求。还将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遴选数字便民惠民应用场景,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案例,发展普惠便捷的数字中医药便民服务。
而在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方面,《规划》更是大放异彩。将组织实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的数字化、影像化,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数字馆,以数字化的思维规划建设智慧型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完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国家中医药考试数字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依托相关机构建立中医药信息化及综合统计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培养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数字化转型领军人才,一批熟知中医药、掌握数字技能的卓越工程师和“数字工匠”。
据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该《规划》的相关重点任务纳入《“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以实现统一部署、整体推进。未来,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完善组织实施机制,夯实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深化便民惠民、加强数据资源治理及创新应用。
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美好明天定将如约而至,为全民健康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