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锻炼也是错?经期紊乱或运动所致
女性青春期后,随着例假的来临,运动需求也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在经期,对于许多女性来说,这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时期。
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那些会引起腹压升高的运动,如立定跳远、跳绳和长跑等。突然的腹压增加不仅可能导致出血量变化,还可能引发妇科感染。如果腹压剧烈升高,还可能使经血逆流入盆腔,进而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痛经,甚至可能导致不孕。尽管有些女性在经期避免所有运动,但这并非必要。经期的运动强度需要调整,可以减少运动频率,比如平时每周运动5次,经期可改为每周3次或更少。
除了经期,还有一个时期同样需要警惕,那就是黄体期。以28天为月经周期的话,从月经第一天开始计算,第14天左右便是黄体期。黄体破裂最容易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后一周内。在这个时期,如果进行剧烈跳跃、奔跑等运动,可能导致腹压突然升高,从而促使成熟的黄体破裂。黄体破裂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如果出血较少,下腹部疼痛轻微,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如果出血过多,可能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
女性在选择运动方式时也需要格外注意。即使是在非经期,一些力量型运动如举重也应谨慎进行。过度负重可能会导致子宫位置改变、子宫脱垂等问题。女性还需要特别注意骑车类运动,这种运动容易导致腹股沟内侧外阴区域与硬物长时间摩擦或碰撞,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长期大量运动的女性,可能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的症状。过量运动或过度疲劳可能导致全身机能下降。突然的剧烈运动在应激状态下会使人体分泌大量肾上腺皮脂激素,加速代谢率。但当激素分泌衰竭时,机体就会进入耗竭状态,导致内分泌失调,干扰正常月经的形成和周期。建议女性选择适量的运动,如每周4-5天,每次30分钟至1小时的运动较为适宜。
在经期反应较重或经血过多时,女性可以暂时停止运动并去医院检查治疗。女性在经期还应注意减少运动量,避免参加剧烈和震动大的运动,如跳高、跳远等;避免水中运动,如跳水、游泳等;避免参加一些竞争激烈的比赛,以免因高度紧张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同时也要注意喝茶的问题以及经期的饮食健康。只有全面、均衡地摄取营养,尤其是补充足够的铁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